被“特殊关照”的包办婚姻
亲历故事返回首页
记得是两年前的夏初,我所在的商贸公司因业务扩大需要再增加个送货司机。老板娘商战数年,深知细节决定成败。客户就是衣食父母,堪比上帝。所以在选司机时,也是严格要求:吃苦耐劳是基本,头脑灵活,能说会道,不蒙不骗,与人为善的职业操守必须有。当然工资奖金也是跟得上的。
招聘发出已有几天,来的人不少但符合要求的却没有,就在老板娘急得牙疼时,故事的主人公老赵姗姗而来。老板娘上下打量一番,只见他五十多岁,一身休闲装,身材魁梧干练,五官端正,见人就带着随和的笑。简要问询几句,发现老赵说话时透着些许睿智和精明,就拍板说:“明天来上班吧。”
经过一段的送货情况观察,大家发现老赵很适合这份工作,不仅能说会道,而且交的账款票据清清楚楚。熟悉后同事间相处的颇融洽,老赵就透露他是附近郊县的,一家四口(一女一儿)曾在南方某高校包食堂多年,手里有点积蓄,现在孩子们到了适婚年龄就回到本市,准备在这里安营扎寨,现在的工作是他为以后创业练手的。
我正在出票据,勐抬头见一中年女人有点局促地站在门口向里张望,就问她有什么事,她说是找老赵的。我说;“老赵送货还没回来,要不打电话给他”。她忙摆摆手也不说话就往旁边一站。我搬个椅子过去,看着这个一身朴素眉眼平淡的女人试探道:“你是老赵的爱人?”她点点头也不多言。我心下嘀咕,老赵和他老婆完全是两种风格的人。
隔天见到老赵,闲聊时谈到他老婆,谁知老赵像换了个人,平常的机智洒脱一瞬间不见了。他摇摇头,竟然来了一句:“造化弄人,想当初我根本就没看上她!我那时自己谈的有个女朋友。”
此话一出,不仅我吓一跳,连刚进门的老板娘也一愣,忙搭腔:“既然相不中,你还有女朋友怎么最后又娶了?”
老赵说:“父命难违。”
老板娘又问:“那你和这个结婚,与女朋友就断了?”
老赵摇摇头:“我哪里甘心呀!”
我忍不住说:“脚踩两只船小心掉到河里面。”
“你说的对,我真掉河里面了。”老赵无奈笑了一下说,我和老板娘看着他不由自主同时发出一声“啊?”
随着老赵望向远方有点空洞的目光,我们知道了他的过往。
三十年前,老赵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在村里同龄人中是能打架,会吹牛,混得很开。他父亲也是村里的能人,不仅侍弄庄稼是个好手,还是个牛经纪,在人情世故方面自然不含煳。
老赵私下里谈了个女朋友,那女子杨柳细腰,面容姣好,喜说爱笑,老赵挺喜欢,准备时机成熟就向父母摊牌去迎娶。
哪料老赵的父亲先下手为强,也不征求老赵的意见就为他定了邻村柳姓女子,并已择好结婚日子。
那女子生得相貌平平,胯大腿粗,性子倒温顺。自幼丧母,上有个哥哥,她哥成婚后,她和老父亲就跟着哥嫂一家生活。
在农村劳动力是第一位的,老赵家二十多亩地,还养的牛、猪、鸡等都需要人去操持,找儿媳妇自然得是身强体壮。那种下地能干活,回家养娃干家务,还能伺候好公婆的肯定是首选。
知子莫如父,老赵的父亲对他找的女朋友的事情早就知道,心说细胳膊细腿像个螳螂,好看在哪里。就是真好看又怎么了,又不能当饭吃。
老赵对父亲的安排百般抵触,吵过,闹过,他父亲不为所动,威严得像个包公。老赵也想过和女朋友私奔,但一无钱财,二无技能,跑出去也是两眼一抹黑。
在这样的犹豫不决中,时间不等人,结婚的日子到了,老赵不情不愿地举行了结婚仪式。
当天夜里,老赵把新娘晾在房间里,自己就跑出去幽会了。第二天早上他急急赶回家,见媳妇脸上平静似水,似乎并不生气,就放下心来。
如是试探几次,老赵胆子大起来。常常晚上跑出去,早上悄咪咪回来。
这样的日子好不快活。偶尔看见媳妇脸上挂有泪痕却是不怒不泼,老赵的愧疚也是一闪而过。忽想起她娘家里头嫂嫂当家做主,定是没有回头路可走。这样好拿捏的媳妇哪里去找!
不知不觉小半年过去。这天早上潇洒了一夜的老赵在回家的路上,脑袋隐隐发痛,看东西也有点模煳。他仗着年轻不在意,回家就撂倒床上,想着补一觉就万事大吉。可下午他睡醒要下床,左边身子却麻木得不听使唤,这才又惊又怕。他厚着脸皮喊媳妇,媳妇来一看这情景急忙跑去叫公公婆婆,一家人乱成一锅粥。
后来家里把他送去乡镇卫生所,经过检查怀疑是中风,建议送县医院治疗,他父亲犹豫着又用架子车把他拉回了家。
原来老赵还有一个弟弟未婚,另有个妹妹在读书,老头有他的打算,家里有限的钱不可能都花在老赵身上。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老赵有病不会动弹的事各村都知道了。他的那个女朋友不再露头,到最后竟不知所踪。他的玩伴大都晓得他的底细,同情的不多。只有他的媳妇不计前嫌,天天傻傻地为他按摩,做康复锻炼,伺候他。
老赵心灰意冷,觉得没脸活着。
这天老赵躺在床上,迷迷煳煳就见一中年妇女从外面进来,容貌和自己的媳妇很相像,看了看老赵说到:“看来病的不轻呀!离此三十里有个凉水洼,村里有个汤婆婆能治你的病,好了后不要再生是非,和柳妮好好过日子!”说完头也不回就走了。
老赵醒来,暗自揣摩一番,觉得还有一线生机,就把梦境原原本本给媳妇说了。他媳妇听完立马给老赵穿戴整齐,扶上架子车拉着就去凉水洼。
到了地方,那汤婆婆好像早就知道他们要来一样,坐在堂屋里等着,一见面也不多言语,就拿出一面古色古香的铜镜对着老赵上上下下照来照去,嘴里嘟囔着什么。
汤婆婆一番操作后,阴着脸对着老赵唱骂:“为人夫君不自量,舍家撇妻胡张狂。女儿垂泪母心伤,罚你卧病在床上。又怜女儿情意深,爱屋及乌换主张。唉,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呢?”
老赵臊得脸红脖子粗,无言以对。
他媳妇低声下气求汤婆婆大人不计小人过。
汤婆婆也不多言,只拿了几小包不知名的药粉递过来,就挥挥手让他俩走。
从凉水洼回来后不久,村里人惊讶地发现老赵能一瘸一拐地下地了。又经过几个月锻炼竟恢复得像没事人一样。
在农村,地里刨食终究只能顾个温饱,想过得滋润还得想办法。老赵脑筋活络,和媳妇一番研究后就干起杀猪的买卖。
那时侯,农村还没有统一收购批发猪肉一说。老赵两口子只能是一边收猪一边现杀,虽然辛苦,但生意不错。
如此经营几年,手里小有积蓄。但接下来却奇怪的很,老赵总会收到米心猪,外表好好的,杀了才发现有问题。老赵想浑水摸鱼给卖了,可他媳妇意志坚决,死活都不同意,坚持把肉销毁。这就意味着血本无回。尽管小心再小心,可还是避免不了会收到米心猪。到了最后,老赵看见猪拿起刀就心颤手抖。看来这生意是不能干了。
后面,老赵买了一辆小货车,带着媳妇倒腾起干货,像木耳、香菇、辣椒、大枣等货物,先是在省内各县打转,后来就到邻省穿梭。这中间人困车坏时有发生,风餐露宿更是常事。好在夫妻俩团结一心,最后的收益总能让夫妻俩相视一笑,忘记所有的苦难。
这样辛苦几年后,打工潮来袭,夫妻俩一合计,想换种活法,就跑去南方某高校包了一个窗口卖饭,生意稳当,收入也可以。
时光荏苒,老赵也不在年轻,当初看不上眼的媳妇,两人就这样一路扶持走来,倒也和谐。日子还在继续,对于爱情和婚姻,相信老赵也会有独到的见解,毕竟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注:指患有囊虫病的猪,肉里含有一种寄生虫幼虫,看起来像小米粒。
上一篇:建在庙宇上的房子
下一篇:坎儿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