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十个螺是享福的命

亲历故事返回首页

民间流传的歌谣是:一螺穷,二螺富,三螺四螺卖豆腐,五螺六螺开当铺,七螺八螺骑马过河(可能是当官),九螺十螺金子银子打秤砣。

这个春节在老家,难得亲戚们都是集中在这几天来走门串户,所以白天晚上都有大把时间听长辈们聊闲天。

期间聊到一位远亲表哥二聿,在大女儿刚升一本后,其二女儿又以高分成绩被县重点高中录取。近些年,准确说是二聿结婚后,无论是财富奔现,还是长辈健康,亦或是子女教育,哪哪儿都顺利如意。之前有听说关于他的因缘生肖和合之说,这次春节又听说关于他本人有十个螺纹的富贵密码。

二聿虽说是位远亲表哥,但我们老家都是相邻的村子,所以这些年也是看着他发达的。

我们老家地处偏远的山旮旯,村落小、人丁单薄,交通极不便利,就连饮用水源都够呛,据说在几十年前,是能在全县排得上号的有名贫困村域。

在人口较多的宗族聚居村,要是碰上婚丧嫁娶事宜,即便席面大,需要帮忙的人数多,但也用不着村里每户出一人力,就算是同一房族的,也有很多只管吃席就可以了。而我们人丁单薄的小村就大不同了,即便二聿和我家两村属同一姓氏,加起来都不及150人,此种情况下,两村的婚丧嫁娶事宜,无论你在外多远、有多赚钱、当多大的官,每个户头都必须派个成年人回乡一起帮忙,一是情谊,二是确实需要一起助力,因为谁家都有喜事,谁家都有老人。

我记得,儿时谁家要是买一车煤炭过冬,在家的成年男女都会自发地抡上胳膊粗的树条,好一阵费力推拉拖拽,才能将冒着黑烟的拖拉机费劲地推上坡。

有一年春节,我们一群小孩抄着家里的小勺子,下到有十几米深的干枯河里,靠一勺勺舀,才能慢慢接满一小桶的水,大人估摸着过一阵后,才过来将小桶里的水又一桶桶兑满自己的大桶,再一担担挑回家,装满家里的各种瓢盆缸桶,以备春节那几天吃喝用。

现在回想,那时的小孩们也是真的听话懂事,不觉得辛苦,甚至还有一种相聚喜庆热闹的兴奋,不知道那样的日子大人们是怎么熬过来的。

这种环境成长的孩子,多是靠读书指望奔前程,若不是读书的料,就会早早外出谋生,除非迫不得已,比如老人病了需人近身照顾,一般都不会留守农村,因为我们老家的生活确实太苦了。

穷则思变,没资源没背景的二聿明白以自己先天不足、后天不给力的条件,留在家里注定是没有出路的,初中毕业后,他便跟随前辈们南下务工,期冀能给家里带来点收入。

那时农村人空有一副力气,到沿海大多从事苦累的体力劳动,二聿碍于身材矮小,又还是十多岁的少年郎,虽然是农村苦出身,但力气还使不上来,工地的力气活干不动,技术活又还不会,为了尽快拿到更多的收入,于是进了工厂流水线打螺丝。

那时好的工厂都要托能话事的熟人才能进去,二聿是真的在流水线打螺丝。虽然累点,但主要考验手上功夫,听我爸说一次在工厂找到二聿时,看到他双手蛮灵活,窃喜于小个子的二聿在外还是能混碗饭吃的。

虽然想加班加点多赚点钱,但二聿所在的工厂里并没有饱事做,一年下来,二聿到手的收入也是屈指可数。脑子灵泛的他第二年就决定贷款在家里搞辆小货轮拉树卖,因为自己老家地广人稀,经济林资源还算丰富,那时小货轮的生意也还算不错,除了卖树,还能赚点运输费,这样收入也就多了一重保障。

好一阵东拼西凑,二聿开始开着他的新货轮开启信心满满的养家旅程。但没成想,树才卖几车,生意渐好的二聿就被邻近大村子的二熘子盯上了,他们以过路费、山界费等各种牵强的理由多少要敲二聿一笔,实在找不出借口了,就会在夜色下偷摸着给二聿家放养的鱼塘撒点药粉,让二聿一家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就连二聿父母辛苦在山坡上种来换取生活费的西瓜,都会被人深更半夜给顺几百斤走。这种事例不胜枚举,以致于即便养了几条大黄狗,二聿爹还是会守在猪圈的楼板上,伴着猪的鼾声入眠,直到年猪顺利出栏,才会放下心来。

在九十年代初期,我们条件差的农村,青壮劳力一般都外出了,但附近资源条件好的大村庄,确还有大把的青壮年留在家里,因为他们在家里的生活也过的不赖,林深鸟多,免不了有好吃懒做但又想有钱花的游手好闲青年,当时村里法制又不健全,鸡鸣狗盗之事见怪不怪。

那时外出谋生的初生代,尽管是凭借自己的吃苦耐劳讨生活,但无论在外还是在老家,都是被人看不起的,在老家被认为是没出路才舍弃家小外出谋生,在外地被本地人看作乡下人、捞仔捞妹。事实也是如此,在那个信息闭塞充满各种未知的年代,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村人,若不是逼不得已,谁都不愿意过背井离乡的生活。

在那个法制不健全,强凌弱小,霸道横行的年代,二聿一家除了隐忍别无他法,比起外出打螺丝,在家里,二聿能跟年迈的父母互相有个照应,加之收入也差不了多少,即便遭遇明枪暗箭,在还没有更好的出路之前,二聿还是坚守在家里继续靠着小货轮过日子。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更何况二聿所在农村条件差,二聿自己也不是型男靓仔,家庭虽说不上是一穷二白,靠一家人的勤奋努力,也才过上温饱生活。为了尽快成全儿子终身事,二聿父母托女婿的母亲做媒,帮二聿找一个能过得去的结婚对象就行。

别人的婚姻是大鼓配大锣,在二聿这儿,只要对方肯嫁过来,人还算过得去就踏踏实实过日子。

二聿姐夫的母亲也很会量体裁衣,虽然他们村子综合条件好过二聿家所在村落,二聿自己虽身材矮小,但还算灵活,父母身体康健,日子也能温饱,就介绍了本村一户家庭较困难的女儿。这户人家一双儿女,父母康健,但是儿子有点痴呆,以后肯定是需要女婿帮衬的,女儿虽说气色有点欠佳,甚至有点迟钝,但终归是闺阁之女,两家又都是良善人家,所以这门亲事很快就成了。

成婚一段时间后,二聿这边的亲戚看到二聿老婆脸上黄气较重,一点都不像二十多岁的小姑娘该有的气色,逮着机会就会友善提醒二聿带着老婆去调一下体质准备生养。

但碍于现实条件,二聿也只是先做口头答应,准备积攒一点再做打算。出乎意料的是,随着时间的往后推移,不知道是阴阳调和还是彼此相旺,在没有任何药物的干预下,二聿老婆的气色愈发变好,他们也很快有了孩子。在当时的农村,生了一胎后,二聿两夫妻又接连生了两个孩子,只是三个都是女娃娃。这期间二聿也因一次偶然机会外出,并成功抓住了一个大好机会,走向了发家致富路。

说说二聿的转运之路。

我家一位七十年代生的叔叔早年高中毕业没钱读大学,就一人到了沿海城市谋生,十多年摸爬滚打下来,也算小有成就,他所从事的行业跟房地产紧密相关,那些年刚好赶上房地产热,就急需扩大自己的小团队。当时二聿不是在家吗,家里大伯考量后,就介绍了靠谱灵泛的二聿过去了。

但人算不如天算,当我家叔叔干的正热火朝天之时,一场重大的意外发生在他身上,留下的一摊子事没有谁能接的了手,家人在做了善后处理后就算散场了。但是甲方因为失去了一个得力团队急得团团转,他们也要交楼赶工期,所以在接触二聿的过程中,就问二聿能否组建靠谱的团队继续干。二聿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就临时叫了几位近亲帮着一起干,没成想这一干就成了。

随着日子的往后推,二聿的团队愈发壮大,技术也更靠谱,这样甲方结算也更快,二聿手上的资金就更活络。二聿自己也心善,在碰上工人急用钱时甚至能提前预支工资,就连工人的家属都对二聿感激不尽。这一番操作下来,二聿的事业形成了一种甲方满意、工人靠谱、他自己只需接单结算把控大方向就行了的正向循环。这期间,二聿在老家花了将近一百个修了乡村别墅,为了孩子们考虑又在镇上、市里、沿海城市分别置业。

随着二聿事业的雪球越滚越大,又是农村的小村落的环境,也为了宽慰父母的心,二聿两夫妻一直想追生一个男娃。通过镇中医调了一年身体后,二聿老婆在42岁高龄自然怀孕并顺利生下一枚男娃,现在他们的男娃已近两岁,二聿的老婆跟他三个十多岁的女儿站在一起居然像姐妹一样,身段苗条、气色红润。

最令我不可思议的点是,二聿本来在事业有成时完全可以接上几个孩子去沿海城市上学的,但因为二聿父亲大男子主义,时常欺负二聿软弱心善的母亲,为了缓和父母的关系,二聿将三个孩子都留在老家镇上让母亲管理生活,节假日又让孩子和母亲跟留守乡下的父亲团聚,这样就可以让双亲彼此有距离又能互相照应。

再一个是,就算二聿自己风光时能年入一两百个,走过高峰依然每年稳收三四十个,对有点迟钝的老婆始终是和颜悦色。就连跟二聿老婆接触一年的镇上中医,都说这人真的是命中注定的,感叹二聿老婆真的是傻人有傻福,就算她不会用银行卡,但依然不缺钱用,也不用为孩子教养、家庭发展思虑,她就像家中的活菩萨,安静坐那儿就行。

以前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学老师说过,挣小钱,养家煳口,靠拼;赚大钱,光宗耀祖,是命!人找钱难,钱找人容易,虽说命运自有定数,但每一个不平凡的人都是从泥泞中走过来的,而我们平凡人更要兢兢业业,将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踏实过下去,我们终将不平凡。

上一篇:五色米

下一篇:观香

请勿长时间阅读,注意保护视力并预防近视,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