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的往事
亲历故事返回首页
梦,亦真亦假,正应了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
人的一生,都在得失间纠结,越在乎什么,就越会被其所伤,那无法割舍的情感,仍会在梦中延续。
“啊!别走……”婆婆房间传来惊叫,我和老公被惊醒,匆忙来到她的房间,把眼角挂着泪珠的老人,从梦魇中叫醒。
第二天吃过早饭,老人迫不及待地给我讲述昨晚的事。“吃饭说梦,一天不净。”婆婆说老话有这个讲究。
昨晚,婆婆感觉似梦非梦中,但意识非常清楚,听到有人高声喊:“你妈要走了。”
婆婆往四周望去雾茫茫一片,空无一人,便想:以前我妈(她的养母)上门胡搅乱骂,不是被我厉声撵走,就是用拐棍打跑,这次她又玩什么花样。
婆婆心生戒备,“你妈要走了”的喊声又传来。婆婆集中注意力,寻找声音的来处,“噼啪”,婆婆被吓了一跳,疑似一声炸裂的鞭响后,“你妈走了”的喊声如诵经般不断回响。
婆婆心中涌出难以名状的悲伤,一滴泪悄然从右眼角滑落。
突然,雾中显现出一位身穿红衣的姑娘,看不清神情,眼睛下长着一粒醒目的黑痣,她上下打量婆婆,接着身形渐渐消失。
婆婆看她有莫名的熟悉感,却怎么也想不起她是谁。
苦想未果时,离她三步远处站着两个人,一个是她养父,身穿长褂,头戴礼帽,另一个身着旧军装是她大伯哥,婆婆激动地喊:“爸爸,我很想你,你怎么才来。”接着又向大伯哥打招唿。
大伯哥叮嘱她说:“大林娘,别忘让大林给我送钱粮。”
而父亲则满脸怒意地斥责道:“你看的什么家?连个瓦片子都没留住。”
婆婆顿时感到残疾的右脚似挨了一棍,疼得她“啊!”地一声惨叫,这时父亲和大伯哥二人朝山东方向飘去。她又急又委屈,左眼簌簌滚落两颗泪珠,又听到有人低沉地诵读“唉!二世换来三滴泪。”婆婆唿喊着:“别走,爸爸别走......”此时她被我们唤醒。
婆婆讲述时神情黯然,条理清晰,她说:“他们是来跟我告别的,往后我身上就轻松了。”
前段时间婆婆饭量大减,不仅身体没力气,走路还打晃。不管是白天还是夜里只要入睡就招一些死去的人,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梦中发生的事总把她吓得惊叫连连,送到医院一番检查,除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老陈病外,没其他毛病。医生给开了些药连院都没让住,家人带她又看中医,配着药粉吃了两个鹿心情况也没得到改善。
二姑姐听说此事,说把婆婆接去换换环境。婆婆在她家呆了一个月,情况不但没改善,还摔了挺重一跤,幸好老人没摔坏。二姑姐觉得婆婆患的是虚病,就托人请了一位历害的看事师傅。
师傅到二姑姐家经过一通操作后,就对婆婆说:“老人家真是刚强。”师傅说婆婆身上有五个过世者跟着,分别把五人长什么样,穿戴什么都说了一遍。婆婆听后,分别对应说出是她养母、养父、大伯哥、自己男人、还有一位姑娘不知是谁。
按师傅的要求买一只红羽,金爪大公鸡,年限最好两年以上,厚备祭礼。师傅又画了一张符,把符装进用红布缝成三角样式的布囊里,交待婆婆必须贴身佩戴。临走时对婆婆说:“我只能把四人送走,你家老头说什么也不走,不管你和他们之间有什么相欠,这世只能诚心相送,如有不服只能轮回时互算。”婆婆干脆地答应下来。
婆婆上一世先不提,这世她和这些长辈之间的事,我从她那听过一些。尤其是她和姥姥之间恩怨,总么说呢?不经他人苦不,莫劝他人善吧!
姥姥养育婆婆只是拿她当一颗对自己有利的棋子。当时姥爷小有资产,分别在济南、广东、北京开着三间栈房,从事批发。姥姥没个一儿半女傍身怕将来地位不稳,就谋划着如果她能生下孩子,不管男孩、女孩,婆婆都不会碍事,出一副嫁妆就能了事。如果她生不出孩子,依她本意从娘家抱养个男孩,一则帮扶娘家,二则娘家人贴心。
只是姥爷和张氏族人不会同意过继外姓人,小胳膊拧过大腿,她暂时先养育张氏后人,可养废、养残、养丢,养死了呢?她可以重新过继,张氏的不行,该换她娘家刘氏的了,等时机成熟时提出理直气壮。
姥姥没生养孩子,婆婆被她养成跛脚,任性、胆大妄为。她们当时租住在济南城防警备司令——吴化文城顶街的一处大院子里。她们住东屋,北屋里面住着姥爷的一个姨太太和一个幼子,南屋住他的一些穷亲戚,西屋租住的是些手艺人,门口设有士兵站岗,就在这么多人的眼皮下,六岁的婆婆突然丢失,院里人仰马翻四处寻找,都没找到。
黄昏时,婆婆躲过拍花子(人贩子)后,顺着城墙又转回到大院。回来后夜里发高烧,病了半个多月,留下挥之不去的童年阴影。姥爷和姥姥彻底翻了脸,他警告姥姥说:“你就看个孩子,饭是从饭铺订,一个灵透孩子,你能给养残、养丢。不敢劳你大驾,我带到铺子里自己看着。本想让孩子给你做将来的指望,可你不凭心呀!我不会再过继别的孩子。”实际上姥爷救过一位女子,比他小十几岁,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刚会走,一个正吃奶。这是婆婆去铺子里才知道的。
姥爷让她喊此女为姑姑。他们三人之间的爱恨纠葛最后以婆婆分得济南顺和街的铺子,姥爷回归家庭告终。另外二处铺子分给两个儿子,姑姑带二个儿子远走他乡。用姥爷的话讲,他做生意不能天天在家,儿子放在姥姥跟前,她能给处置死,还是跟亲妈稳妥。
以婆婆能力本能考个好学校,因姥姥扣下消息,而错过时机,她担心婆婆将来飞远不好牵制。但婆婆还是偷跑出去考上师范,后来当上老师,姥姥能掂着小脚找到婆婆单位,去领她的工资。从婆婆记事起,姥姥恨不得把自家的草棍都划拉到娘家,划成分时,她娘家划成小地主,而姥爷被人称之“张功臣”,很少有人唤他本名,因人缘好给划成中农。姥爷开解婆婆说:“咱们得感谢你妈,要不然我得戴帽受批斗,你也会受成分牵连。”
当时婆婆在单位很受小伙喜欢,姥姥却在家跟前给她找个矮挫穷的民办老师。原因是这样的女婿听话,好使唤。多年的积怨终于因这件事爆发,两人吵翻天,虽为母女,实为仇人。婆婆托人开介绍信去东北支边,彻底逃离姥姥令人窒息的撑控。就是梦中两人相见,还是吵闹、厌弃,打架的场面。
提起姥爷,婆婆总是感到愧疚,若说相欠,她这辈子只承认亏欠姥爷,用她的原话说,姥爷给予她的爱,亲生父亲都比不上。小时对她极尽宠爱,解放济南时,姥爷抱着婆婆逃难,从顺和街一气跑到确山,放下她时,姥爷腿麻木得都不能走路。刚上班当老师时,姥爷还会给她涮鞋、洗衣服,他会瞒着姥姥搞回各种票,给姥姥买自行车、手表……公私合营前姥爷阔绰时,还曾设想她长大后出国留洋。婆婆跟姥姥决裂跑到东北后,姥爷会往东北寄他力所能及的物品。甚至婆婆每生下一个儿子他便栽下一些树,开始为每个外孙长大盖房预备木枓。女儿计之深远,姥爷的爱护,透着最真的情,最暖的爱。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说的就是婆婆的大伯哥。他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国家给他一个名额安排子女的工作。他没结婚,自然没有子女,又不愿把名额给二弟家。这时他想到远在东北的大弟,第一次来就喜欢上婆婆的大儿子。他商量着把大林过继过来,然后带回山东安排工作。大林刚念高中,婆婆说不毕业太可惜,最低念到高中毕业。第二年冬天他坐火车又来催,不幸的是夜晚坐过站,出车站他钻进山林里迷路,饥寒交迫死在林子里。
婆婆把家中的钱拿出又四处借了五百元,请办事能力强的朋友带上大林爷俩去收敛大伯哥,倾尽心力要把事情办得没遗憾。
纸短情长。不知姥爷两个儿子的后人能否看到。婆婆长大后,曾想过登报帮父亲找那二个儿子。姥爷说他落魄了,不能再给他们帮助,又怕扰乱他们原本的生活,命里儿女缘浅不强求啦!
可婆婆知道姥爷心中从来没放下。
姥爷本名张延琛,山东齐河县小张家村人。
一切交给天意吧!
上一篇:他说爸爸身上跟着蛇仙
下一篇:我从山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