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的仙姑
亲历故事返回首页
我出生在粤东的一个客家小山村里,山高林密,与外界相通的就是那条只有一米来宽的山路。这也造就了村里很多的人和事无法跟上外面世界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落后。
跟所有落后的村子一样,村里人遇到无法用所知知识解释的事情,就喜欢问诸于神明。从小我就知道,我婶娘是个可以和神明沟通的人,而且附近的村子也不乏这一类人。每隔不久,便能看见本村或其他村的村民提着东西来我家(那时候我们还是大家庭,父亲兄弟六个都还没有分家)。
他们来我家不是纯粹地找我阿婆闲话家常的,而是来找婶娘“上筒”的。来了后,先问我婶娘在不在家,也不管我婶娘在不在家,只要能得到我阿婆的允许,他们就可以到神位前先把香燃起来。然后不论我婶娘在多远的地里干活,都会晕晕乎乎地回家来,也不说话,直走到供有神位的那间屋,伏于案前。接着就可以问事了。也有香都燃完了,婶娘就是不肯给人“上筒”的,阿婆说这是因为所供那位神明不在家,上奏天庭去了。
我从小是阿婆一手带大的,哪怕后来我爸兄弟几个分了家,我还是跟在阿婆身边多。又因为神位是供在阿婆睡的那间屋里,于是从小就看着婶娘“上筒”。小时候对这些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新奇,渐渐长大,读书识字,书上说这世上没有鬼神,也曾一度有过疑惑。但是亲身经历过很多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事情之后,我对“举头三尺有神明”倒是深信不疑的。
父母年近四旬才有了我小弟,自然是视为珍宝。小弟长到三四岁都被我们家人照顾得很好。那年夏天突然有一天,小弟却是在床上睡了一夜一天,到第二天傍晚仍不醒来,但是又没有发烧,样子看着也没什么异样,只是喊不醒。家人都很着急,却又束手无策。喊了医生来看,也没查出什么毛病。
那阵子母亲与婶娘闹了些不快,所以一开始并没有想到要去“上筒”。可是眼看小弟不吃不喝睡了那么久,哪怕是真没病饿也得饿出病来。最后让父亲去阿婆家烧香。我记得很清楚,那次我没有跟着去看“上筒”,留在家陪着妈妈看着小弟。父亲出去大概半小时就回来了。母亲迎上去问情况。父亲只是着急地喊我堂弟的名字,吩咐堂弟到他家浴室的换衣桶里找一件堂弟穿过的衣服来。
父亲到厨房去盛了满满一大碗米饭,碗上面冒起老高一个尖,可以想象这碗饭有多满了。又从柜子里取出一些香和一些冥纸。准备好这些,堂弟也把他当晚换下来的衣服找出来了,交给父亲。我们都不知道要堂弟的衣服做什么,只在旁边干着急。父母径直去房间,把堂弟衣服给我那依然沉睡的小弟穿上。就是那一刻,一直不吃不喝不哭不闹只是沉睡的小弟突然就“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父亲听到小弟哭了反倒是松了一口气,把小弟递给母亲,说,没事了,给他弄点吃的。然后父亲又出去了。母亲给小弟喂饭时,父亲回来了。母亲问到底怎么回事,父亲说具体要等阿婆过来才知道。父亲说,刚把香燃起,婶娘就自己伏案上语气着急,吩咐父亲赶紧找堂弟衣服给小弟穿,还要准备米饭、香和冥纸。后面的原因就让阿婆在那听着。
等小弟吃饱,阿婆也来了,这才慢慢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明白。原来,母亲在生小弟前,还有过一个儿子,百日才过便夭折了。这次是他来找小弟出去玩,不想让小弟回来。堂弟的八字硬,所以找堂弟穿过的衣服给小弟穿上,小弟自然就回来了。但是为了防止再发生这类事情,还得再办几件事。将堂弟过继给父亲做儿子,也得把小弟过继给别人,最好是憨厚老实的,这个就有点好笑了,因为,父亲最后是把小弟过继给了家里养的那头牛!另外再准备些桃枝和什么草缝在布袋里悬挂在房间外面。再者就是父亲准备的那些米饭香和冥纸,要找个三岔路口去烧给我那早夭的弟弟,叫他以后不要再来找我们了,我们逢年过节拜神时再也不会把他忘记的。
这件事发生在我十几岁的时候,事实上,这位神明,我们都叫她“仙姑”,与我们的生活真可谓是息息相关。我几次经历危险,包括后来我生小孩,都是有“仙姑”的庇佑才化险为夷的。
村子里与我同一年出生的孩子都早夭了,现如今一个村子只有我是那一年出生的。我从小体弱多病,经“上筒”同意,我被过继了“仙姑”做女儿。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着这个原由,从小我对这些别人认为迷信的事都十分敏感。也曾被误带着“走过阴”,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上一篇:小哥哥
下一篇:公子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