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亲历故事返回首页
几天前,我看到了这样一个访谈故事,想写下来分享给大家。
主人公叫小雅,是个重庆姑娘。妈妈在她高中时因癌症离世。爸爸在妈妈去世后很快再婚。因为妈妈过世的悲痛超越了她承受的极限,所以在研一时被确诊双向情感障碍,也就是俗称的“抑郁症”,重度的。
不知道你们身边有没有过心理生病的朋友,我有过一个,也是双向障碍,在生病之前是公认的睿智,患病后自述每天只想结束生命,看见刀就想捅自己,看见马路上翻滚的车轮就想钻进去,最后还是自杀了,还好被抢救了回来。
这是一种非常非常致人性命的病,如果你们以后遇到,请一定告诉他黑夜会过去,太阳会升起,爱一直都在,一定要坚持活下去。
小雅确诊“双向”时,是2020年,本科毕业考研究生,那年疫情初发,学校停课遣散学生回家。
回到重庆最初半个月里,她爸爸每天都会因为一些小事狂躁发怒。她很害怕,想躲开,正好她妈妈离世前留下一套房子在出租,她就想先停租一个暑假她住进去。她去和爸爸商量,她爸爸却支支吾吾的说其实房子已经卖了。
她很震惊:卖了?为什么?
她爸爸说自己欠了二十多万的高额债务,为了还债所以卖了房子,但是卖了之后也没有还,他用卖房得来的四十万去捞前面的二十万了,全都输光了。
那二十万并不是正常渠道借来的,一年之内必须还清。
她浑身冰凉,颤抖着问她爸爸:“你每个月5000块的工资,怎么会欠那么多钱,你干嘛用了?”
她爸爸突然开始哭,狂扇自己耳光,一边扇一边说对不起她妈妈,对不起她妈妈留下的房子。就是不告诉她到底是怎么欠下了那么高的债务的。
哭过之后,冷静下来的她爸爸盯着她,说:“你看你那二娃哥哥的情况,他在精神病院里住了十几年,就是个废物了,每个月还要花家里那么多钱。这笔钱如果我还不上的话,我很可能会坐牢的。”
她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她听到爸爸冰冷着语调继续说:“前些日子,我上级的妈出了车祸,赔了六十万。既然你已经得了精神病了,不如我给你买份保险,你去自杀骗保,也伪装成车祸意外,这样的话这笔钱就完全够我还债了。”
寒意彻骨,她失去了支撑的力气,软软地坐到了地上。
她跪着爬过去抓住了她爸爸的腿恳求,说她有病史,保险公司会彻查事故原因的,一旦查到自己这个病史,一分钱都不会赔偿。又指天发誓道,只要他不让自己去自杀骗保,她一定在研二之前帮他把这笔债还上,让她活着比她死了价值更大。
她一下一下磕着头,求爸爸给她一条生路。
主持人问,那你完全可以不签那个保险啊,你可以拒绝啊。
她凄然一笑:“他是个成年男性啊,谁能保证我能活着走出那个门?”
主持人默了默,追问道:“那你之后完全可以避开他,不替他去还这笔钱的呀。这样的父亲,不值得。”
她说:“我是个睚眦必报的人,我都已经想好了怎么在他的债务上动手脚,让他以贷养贷,永远还不清永远过不好。可是......”她顿了顿,“我妈妈已经走了。”
她说妈妈在她高三时确诊了癌症,发现时就是晚期了,医生断言活不过两个月。可是她妈妈很坚强,多痛都坚持吃饭,每天早上都去公园锻炼唱歌。生生的把寿命延长了一年。妈妈跟她说,癌症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目标从来不是一次性达成的,一点一点达成就很棒了。
妈妈的坚韧和乐观给了她很深的影响,使她相信活着且意志坚定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力量之源。妈妈的坚定在她身上种下了种子。
老天爷没有忽视她的坚韧之心,那年暑假她找了一个英语住家家教的工作,那个学生的家长想让孩子继续考博。刚好小雅知道母校湖南大学有这样一个公派机会,所以她去找学生家长说了这笔债务的前因以及她有渠道可以帮这个学生争取公派留学,如果她办成了,希望这个家长能借她十八万五把这个债务还上。
她成功了,那个学生现在已经在东京大学留学,她也顺利的借到了这笔钱,赶在债务到期前替她爸爸还上了。
但她也留了后手,她和那个债务人一起演了一场戏,表面上只说争取到了债务分期,让她爸爸每个月还2500块钱直到还清为止。实际上她已经把钱都还清了,她演这场戏的目的是算过了她爸爸每个月刨除开销能剩下2500元,这笔钱就存起来作为她爸爸以后的一个保障,也断除了他再去以小博大的经济可能。
债务危机暂时解除之后,她去培训机构做了半年的考研政治培训老师。在这半年里,她学了Mindmaster,写了一本考研思维导图的工具书,在回学校继续读研三时,这本书顺利出版,拿到了22万的版费,刚好把前面从学生家长那里借的钱填平了。
她在一年之内,以学生之身借到了十八万五,又还上了十八万五,出了一本考研指导书。
很励志吗?很励志吧。
每一个励志故事背后都是血泪煎熬,本身就确诊了抑郁症,又被父亲逼着以生命为代价替他还债。惊惧恐慌的念力之大,压着她在床上躺了整整四个月起不来,大把大把的吃抗抑郁的药,整夜整夜的无法入眠。从哪里去弄这么一大笔钱?为什么她的父亲会这样对她?她做错了什么要有这种父亲,妈妈在天上看着会不会难过?
药物是有副作用的,药瘾发作时极其痛苦,她说像全身有蚂蚁在爬,每根骨头都疼。
在借到那十八万五之后,她的病情开始稳定,决心开始戒药瘾,发作时就去跑步,发作时就去跑步,待累计跑到四五千公里之后,她完全戒掉了药瘾。
对于这整件事是否值得,她是这样回答的。
“值得,不管怎么说比我爸爸提出的那个方案好多了不是吗。你说我恨吗,我恨啊恨的牙痒痒。我不是没想过断绝父女关系。可是,人性是很复杂的。我想过如果我不帮他还那笔钱,那他以后几十年都完了,为人子女的不忍心。何况人活着,就是要背负责任的,我和他毕竟有血缘关系,我妈妈走了我有义务照顾他。所以,爱战胜了内心的仇恨吧。父母也许不爱孩子,但孩子一定是爱父母的。”
主持人问:“那如果有一天能让他看到对你造成的伤害,你会希望他跟你说对不起吗?”
她答:“我不需要他跟我说对不起,因为伤害已经造成了,道歉也弥补不了什么。他能在生死关头利益关头捅你一刀。因为性别原因吧,他也从来没有喜欢过我。父母可能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孩子一定是爱父母的。”
她说,我妈妈希望我考上清华大学,但我那时候成绩太差了离清华太远。妈妈说没关系,先考上985,考研的时候再朝着清华够一够。
但她研究生也没有考上清华。
她现在心里唯一觉得对不起的就是妈妈。没能见到她最后一面,没能达成她的遗愿,没能让她享受到自己赚的钱。
所以她还在继续考清华。
主持人问如果考到四十岁也没有考上呢?她说那我现在做老师这件事我也很喜欢。我希望自己能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人,然后改变我自己的命运。
主持人最后问:“那你还相信爱吗。”
她答:“我现在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到这里,访谈就结束了。
我在这个故事里面看到了一点我自己的影子。情关(亲友爱)大概是这世上的人都要过的一关,过去了天高海阔悲剧停止,过不去深陷泥潭代际传递。
从很久很久以前,我就喜欢独自走在陌生的街头,看人来人往,看周遭人事物的关联互动。不介入,不链接。静静的,不悲不喜的看这个世界。也喜欢看访谈记录片,看别人的人生,世界和心中天地。
但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
直到最近,在读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和“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的时候,脑海中一根火柴擦亮了,显出“观自在菩萨”几个字。
天在上,运行日月光辉,雨露清风。地在下,收到天的雨露推动万物的生长。天,是一个人的知。地,是一个人的行。知是行的指引,行是知的习练。
我喜欢的,是看到更广阔的天,以拓展自己的知;触到更辽阔的地,以滋养自己的行。
是“心如般若观自在”,以众生为镜观照自身的知。
是“语默动静体自然”,善处吸纳学习,恶处警示远离的行。
持戒,忍辱,精进。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且行且珍惜。
愿我们一生寻找到的,都是善正的意义。
上一篇:人生是一场又一场告别
下一篇:失而复得的五万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