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新邻

亲历故事返回首页

大疫三年,感恩我们有幸生在中国,也只有我们的祖国坚守了三年,为我们这些子民保驾护航,终于挺过了这三年,让今年的年味终于有所回归,虽然比不上从前的浓浓年味,但比起前两年的寡淡,今年的年味明显有了起色。

忍不住又想起我们小时候的年味,那份浓厚只能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了,因为那时的我们,从年头盼到年尾,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有一套或是一件新衣,才能穿上一双妈妈熬夜在煤油灯下一针一线做的新布鞋,才能爽歪歪的吃一顿肉类,才能吃上自家做的米糖……比起那时候,现在每一天过的都是大年,大大年,年质那是火箭式的飞升,因此人们对过年少了那些强烈的物质欲望,年味自然不及从前。

过年就是唠嗑,你们嗑瓜子,我就随便唠,跑题就免不了啦,我跑到哪,你们就跟到哪,别烦就好,嘻嘻。

前两年过年期间的多项限制,连亲友团之间的拜年风俗也被摁下暂停键,今年一放开,亲友团之间唿啦啦,两手拧着礼物相互拜起年来,我们这儿的大小饭店几乎天天爆满。这是更新式的年味。

在这样的年味里,有欢喜有悲伤。有一份悲伤是来自放开后强弩之末的病毒,夺走了一部分人的生命,高峰时期却又不能正常有序的办一场丧礼,造成亲人们精神上的重创和挥之不去的思念。这份重创和思念堆在脸上,让人一眼望穿。

正月初八那天,我们这里的气温开始回升,小区里风和日丽,惠风和畅,我那未失聪的右耳仿佛听到门外万物复苏的伸展声,于是我带着孩子们下楼,走进小区里久违的广场,参与到一帮带孩子的半老们当中,相互问好并聊天。

云秀的气色和情绪大不如平时,我一问才知道她自己阳过后没几天,又经历了丧母之痛。

年前的腊月里,她八十四岁的老母亲双肺被病毒洗白,在另一个城市的医院里危在旦夕。云秀的女儿女婿都是准点上班族,老伴也没退休,亲家那边特殊原因,一直指望不上,只好请人到家里协助家人帮忙带两个幼外孙,大的上幼儿园,小的蹒跚学步,只身一人前往另一个城市陪护老母亲最后一程。

她到的时候,老母亲已经不能说话,但没进入深度昏迷,一只手不听使唤的吃力地拍着扯着身上的衣服。她后来才顿悟,老母亲是在授意她买老衣。其实她接到弟弟电话时,就知道老母亲时日无多,一下车就买了跟风疯涨的老衣,乡俗里一直有传承,上人的老衣由女儿买,云秀是老母亲唯一的女儿。

乡俗里有云,腊月里走的人做个一七就可以了,他遗憾老母亲没有后面的几个七,不能在黑白无常的押送下,最后“回家”看看这一期的人生旅途中,与自己最亲近的人和物。这个“回家”在以前的故事里说过,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几个在场的人一起劝慰云秀,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你老母亲不缺寿,也没受多久的病痛折磨,属于善果了。

云秀长叹一声,说走的不是时候,正是高峰期,不能在殡仪馆为老母亲办一场像模像样的告别仪式,未能让老母亲最后走得体面风光。

几个人又是一番劝慰,在时不孝死后孝,那不叫孝,死后来一场风光大戏,那是拿钱自导自演的一场走马戏,演给活人看的。

我倒觉得未必,个人觉得只要不是铺张浪费,大张旗鼓,来一场雨后彩虹,对于活着的人来讲,是一份安慰;对于逝者,是一份尊重,是对逝者这一期的终结来一场欢送,就像每个人来时接受一场欢迎仪式一样,有始有终。这是历朝历代丧礼上的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孝道。但我不能和几个好心的半老徐娘们唱反调,云秀还在遗憾中,我的浅见也冲不起浪,作罢。

由云秀刚去世的老母亲,大家又聊到各处的乡风,井底之蛙如我,有的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让我真正体会了一回什么叫“十里不同乡”。下面就唠一唠两个我所不知的乡风给大家听一听。

乡风一:谁家在年前(一年当中)老了人,第二年正月初二日,亲友团每家都要派人去墓地,说是“拜新邻”。

我第一次听这个新名词,自以为是的狭隘的理解为“拜新陵”,就是去拜新坟的意思吧。云秀给我纠正,不仅仅是拜新坟,邻,是邻居的邻,字不同,意义肯定不同。我睁大眼睛求解,意义何在?得到的解答是,新坟埋藏到老坟地就是新邻居。正月初二拜过新坟,还要办一场简仪送新邻居融入到一帮老邻居当中,望老邻居从此多多关照新邻居。

简仪就是,亲友们买一些黄纸夹带着,大清早直奔新墓地集合,然后烧纸磕头,其中有家人到老坟地那儿挨个烧些黄纸,边烧边打招唿,某某是你们的新邻居,远亲不如近邻,还望老长辈老邻居多多关照。

有直系女眷会长一声短一声的哭诉着,抑扬有度,前俯后仰,哭逝者九九八十一难,没享到一天福,刚刚能享福就走了,狠心丢下家人,亲人啦,再也见不到你了,到哪去找你呀,啊,啊,啊,啊……哭到肝肠寸断时,形象敌不过悲伤,眼泪鼻涕一把抓。在场的女亲友团一边陪泪一边劝慰。要结束时,哭声戛然而止,把自己的情绪整理好,把悲伤掰扯了,揉碎了,装进心的角落,回家过年。

年一过,接着面对生活,该出门打工的,背起行囊就走,该上班的,按部就班。揉碎了的悲伤和委屈有时候会在夜晚释放一下下,太阳升起,又是新的一天。

云秀更为老母亲伤心的是,再过几天老母亲就能闯过八十四岁这个梗,阎王不请,她自己也不用去。云秀说着说着,眼泪溢满了眼眶。

云秀希望老母亲能长命百岁。

旁边人的悲情可以肆意延伸到自己去世的亲人,想哭就趁机嚎一嗓子。云秀七十多岁的小姑就是想到死去的二姐,也就是云秀的二姑,(后面附她的故事),在老嫂子(云秀老母亲)墓地前,悲悲切切的一哭俩。

这场仪式办完后,主家答谢亲友,所有参与者回到主家吃一顿早饭或是一顿中饭。

有一个徐娘说她老家那边,大年初一早上就开始“拜新邻”,但不是亲友团,是一个队的邻里团,拜完后,参与者不吃一餐,但每家一包香烟。初二才是亲友团“拜新邻”,可以不带悲情,保持安静肃穆就好。

其实都是本县人,但东南西北的乡风就是不尽相同,我都老了,还是第一次听说,是不是“十里不同乡”呀。

乡风二:第二年的立秋日,家人们(不用请外围人)要为逝者买一年四季衣服(花色纸做的),套数不限,一般就四套吧,重要的是必须买一只鸭和一个西瓜带到墓地,“鸭上西天”。这个好理解,“鸭”同音“押”,西天是极乐世界,就是把逝者的灵魂“押上西天”的意思,去享受极乐世界。

活鸭带到墓地,当场放血毙命,然后和一剖为二的西瓜摆放在墓地边祭祀,再一同燃烧四季衣服。这时不用抒发悲情。

磕完头仪毕,鸭子和西瓜带回家,怎么好吃怎么来。

立秋日这天的清晨,菜市场街道边到处可见许多鸭子和西瓜,街头巷尾的“嘎嘎”声,一波浪一波,此伏彼起,鸭声一片。不懂这个乡风的人碰见这阵势,那就真是惊叹:这边人咋就这么喜欢吃鸭肉。还有就是,立秋日这天第一次到这边人家做客,你也会讶异,饭桌上的鸭肉样式多,红烧,做汤,淀粉煳鸭杂碎……直到听完这一风俗,也就恍然大悟了。

再就是死忌日那天,家人们聚齐去墓地烧纸祭拜,有地方连祭三年,也有只祭一年,还有地方不讲死忌日。

总的来讲,就是活着的人为年前逝去的亲人打理关系,打通要道,希望在那边邻里和睦,再登极乐世界。

人鬼情深!隔空也要守护你。

嗑瓜子的再续杯水哈,下面简附云秀二姑的故事。

首先上溯一下云秀的祖辈。云秀的爷爷奶奶一生有十几两十个子女,活下来的就前四个儿子和后四个女儿,一代人的年龄差像两代人,大女儿早早的做了童养媳。

云秀爷爷奶奶先后离开后,四个哥哥分摊带上三个妹妹,二姑跟着大哥,小姑跟着小哥,就是云秀的父亲。

二姑跟着大哥的工作关系从老家转到上海,又从上海转到老家的北方城市,然后二姑就被大哥通过关系安排在北方城市的一个厂里上班,此后再没跟着大哥转来转去。二姑也在北方城市嫁了一个当地人。

二姑生下的两个女儿还是幼年的时候,顶梁柱的二姑爷突然撒手人寰。几年后,二姑带着两个女儿再嫁后面的二姑爷。后面的二姑爷(前妻离亡不详)有五个孩子,都长于二姑的两个女儿。两家并一家,七个孩子,不富裕的年代自然是个穷家。

体改后,二姑夫妇开始经商,后来房地产兴起,二姑夫妇直奔海南,做起房地产生意,几处楼房拔地而起,第一桶金赚到手软。开始收割第二桶金时,原本最信任的当地合伙人伙同地头蛇突然打开杀手锏,差点将二姑夫妇封喉致命。

第一桶金有多风光,第二桶金就有多落魄。

二姑夫妇被逼无奈,将南海的几处楼房低低价出售,套了点现。第二桶没收割到利不说,亏损也牵连到第一桶金,二姑爷身心俱疲的回到老家。好在最风光的那些年,七个孩子人手一套房,但二姑夫妇住回自己原来的老窝,单位房改的五十几平的老房子。

二姑爷六十几岁患上不治之症,不久丢下二姑去了那边,二姑一个人独守老房到七十几岁。后来二姑生病住院,亲生的两个女儿也没有陪护,直到死在医院,也没人知道什么时候走的。

得志时风光,落魄时凄凉。

云秀的姑姑们从小一起长大,后来各自跟着哥哥们各奔东西,聚少离多,只能在电话上互通亲情。这就是云秀的小姑,为什么不畏冠毒,不顾自己七十多岁的躯体,在儿子的护送下,从自己的城市赶往另一个城市,送老嫂子最后一程,后来又一哭俩的缘由。

鉴于此,再粘复一段高人的高见,以慰一部分人,让他们的思念和纠结得到一些解脱。毕竟这个冬天是个不平凡的冬天。

佛教观点是佛通过内观,以旁观者的视角看待生死轮回。轮回不是什么思想或者学术,它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说句能够理解的概念,就是能量守恒定律。佛教讲轮回和涅槃,轮是一个圈,涅也是一个圈,但是运动轨迹不同,轮回是一个闭环圆圈,涅槃是一个涡旋状,像一个单盘蚊香那样,逐渐围绕原点递进的运动。按照现代科学理论,宇宙大爆炸起源于一个点,一切精神物质都由这个点来。如果问心无愧,则不会受到干扰,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切都要回到原点,这个转圈回到原点的过程,就叫涅槃。

人在断气几分钟会彻底的失去意识,这几分钟,每个人的耳边都会听到一首歌,在这首歌的伴奏下,倒磁带一样概括这一期的生命,然后根据概括总结的情况,被动性选择是怎么样转圈。所谓消失在歌声中,就是这个道理。而歌声过后,人格即消失,消失人格后,一切也就想不起来了,也就是破了此生“我”的执着。至于转圈转到哪,你自己说的不算,一切都跟那几分钟倒磁带有关,所以为什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说到底都是对自己好,这其实就是所谓的第一口孟婆汤。

但是接下来大多数人会复活,这个复活的阶段,这口孟婆汤下去之后不久,除了大善大恶之人,大多数人都会第二次苏醒,怎么理解呢?可以去看电影盗墓空间,就是进入了第一层梦境,这时苏醒的人吧,是介于死亡与转世之间,这个状态叫中有阶段,也就是中阴身,为什么会出现中有呢?就是宇宙大数据系统很忙,接收信号有延迟,当你肉体消亡之后,需要需要系统智能识别运算。而大善大恶之人为什么没有中阴身,因为系统设置好程序了,直接就摘出来,没有识别的必要。所谓审判,审判的也就是我们这种善恶综合体,而真正意义上的审判,其实都是自我审判。

中阴身状态的人吧,就是能量团,到处乱窜,这个时候他不但恢复了死之前的人格,同时也把之前不断轮转的各种格,都一点点找回来了,他就会非常感慨生命,也失去了对生死的这种恐惧,这个时候就会随着自己的喜好到处跑,具备了五种神通,纯粹是光速意识体,所谓化作一道光,洽洽是人死之后中阴状态最好的描述。

就在到处熘达的这个过程中,会受到种种迷惑,那种眼前的境况就跟真的一样,打个比方,比如死之前天天看好片,脑子里迷恋全是这种东西,啪啪,啪啪,就在变成中阴状态后,突然间听到就是各种好片中熟悉的声音,就会随着声音进入第二层梦境,里面全是啪啪,看的那个开心呢,不但开心,也想自己上去啪啪,但是刚要试,宇宙能量大数据运算完毕了,这道光瞬间暗淡消散,再一睁眼,变成隔壁家吴老二家刚出生的一只小泰迪,这就是轮回生命的现象。

了解轮回的根本是珍惜当下的自己,进而完善自己,善待他人,缅怀逝者,存于思念,但同时要放手纠缠,让那一道光自由而去。

游戏人间,人间游戏,了解轮回,看破生死,随机重启,到哪里就一本正经的玩下去,这就是责任。因为轮回和涅槃都是圆,即使回归到原点,也是一种不动的轮回,所以不必纠结太多,专注自己的生活,该放手的逝者要放手,因为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你只是参与者见证者,你不是主宰者,主宰是能量守恒自然法则。

轮回的背面就是涅槃,涅槃摊开就是轮回。执着于轮回和涅槃都是一种苦,放手之后你就会明白,生而为人,善念相续,则轮回不二。

上一篇:压子习俗

下一篇:恶言会报应在自己身上

请勿长时间阅读,注意保护视力并预防近视,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