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庙
亲历故事返回首页
杜师傅是半路出家的,她出家前与丈夫不合,俩人经常吵架,再加之膝下无儿无女,心灰意冷之至便削发为尼。
杜师傅经人介绍住到了罗家湾里的一座庙。
这庙原先是村民们出资自建的土地庙,庙宇很小,供奉了一个土地菩萨,为保湾里平安。村民们每月初一十五挨家轮流转着供香火,烧纸钱,祈福湾里平安,福泽四方。
后有位和尚流浪到此,见方圆几百里没一座庙宇,就决心栖身此地,有了重建庙宇的打算。
和尚四处化缘,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下来的一点钱就用来搭建庙宇,附近的村民为之感动,纷纷前来帮忙,不久后一座像模像样的庙宇就问世了,里面供奉了送子娘娘和观音菩萨。
村民们都被老和尚的事迹感动,口碑相传,善男信女们前来膜拜,庙里的香火日渐兴旺,逢上初一十五,来烧香拜佛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可惜老和尚不久后便圆寂了,无奈活着时没收一个徒弟,老和尚圆寂后,庙就空着,无人打理。
刚巧杜师傅想出家,别人就介绍杜师傅来守庙。
老和尚生前留下很多经书,杜师傅天生聪明,日攻夜读,再加之心无挂念,很快就对佛学知识炉火纯青。
杜师傅为人随和,真诚,心直口快,也很勤奋,每天晨钟暮鼓的念佛诵经。
罗家湾里有个算命先生,是个瞎子,号称罗瞎子,此人算命声名四鹊,生意红火,一般不出门,别人寻访到家,家里算命经常排起了长队。
罗瞎子有个儿子,外号“痞三”,成天不务正业,闲时帮罗瞎子打哈下手,靠着罗瞎子这棵大树会摇钱,他日子倒也过得滋润。
罗瞎子不仅算命,但凡遇到命运不济的,他就会试劝别人做解,一般命运不济的听说做解可化灾祈福,大多纷纷愿意化解,但如何做解呢?
罗瞎子提出两个方案,一是遇上庙会,自已上庙祈福;二是留下八字,留下费用给他代办,他累积到一定人数后,就亲自上庙为众客祈福,消灾消难,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好事锦上添花,坏事逢凶化吉。
罗瞎子还有一项绝活是,会算黄道吉日,比如结婚,嫁女,搬家……经他算的日子,吉利,诸事顺利不说,还有天助,明明那天天气预报狂风暴雨,结果阳光明媚,乡亲们为此赞不绝口。
罗瞎子得意的说他算好吉日后,一般都要拿到庙里在菩萨面前旺下香火,这样的吉日就得天助,还带财带福。
对此罗瞎子宣称可一条龙的服务。
可看黄道吉日也不是白看,需额外给费用。
帮人化解,看日子,这些费用都不低,多则上千,少则大几百,罗瞎子说多少就多少,讨价还价靠边站,不过,也是的,大家都是带有虔诚心来的,花钱消灾,花钱择日,不会在乎这掏出去的钱的多少,给罗瞎子代办,又省心又省事。
按理说罗瞎子收了别人的钱在杜师傅那庙里办事,俩人不但有往来,还存在互惠互利的效应,可罗瞎子和杜师傅倒因这成了一对冤家,害得杜师傅被罗瞎子的儿子痞三死缠乱打的赶走。
原来杜师傅听香客说,罗瞎子许诺收的钱会办事,会办好事,做解,求香都是在杜师傅这座庙里办的,可实际上罗瞎子压根就没踏进过庙门,更谈不上上半柱香,烧半张纸,钱被罗瞎子自已贪了,还让杜师傅背黑锅。
心直口快的杜师傅一听就来气,愤压不住内心的怒火,对来烧香的香客们挨个嘱咐,罗瞎子拿她的庙在外做幌子,骗人钱,你们要做解别找他,自己来庙里烧香。
所谓好事不出门,外事传千里,这香客们一传就传到了罗瞎子的耳朵里,罗瞎子正纳闷:这段时间算命的人不仅少了些,而且听说做解就敏感的回应:不用了,自已去做解。
原来是杜师傅这个搅屎棍搞的鬼……细思极恐,罗瞎子就把一肚子的怨恨怨在杜师傅身上。
虽然罗瞎子是咬牙切齿的怨恨杜师傅,挡了他的财路。奈何脚痒只能在鞋里拱,去质问,不是自找屁吃么,而且又没脸去质问,自己的自知之明使自已暗怂。
可儿子痞三的怨恨来得直接,他爸的这棵摇钱树摇不钱来,他的日子就不好过,不好过就想心思找歪,想来想去就直接把矛头导向了杜师傅。
他暗暗的招集一些命运不济的人,比如丧子的,单身的,求子的,病重的……
痞三一来脸皮厚,二会吹嘘,他对这些人游说,杜师傅有攻底,可帮他们心想事成,丧子可保媳妇下月怀,单身的桃花运气开,求子的更灵验,想男是男,想女是女,病重的身体健康,万寿无疆。他还无得造有,锦上添花的说,谁村的谁就是杜师傅帮忙指点然后得到了造化,现在成了众人羡,万人慕……
总之痞三说得头头是道,有眉有目,这些人听得喜上眉稍,期望满满。
他们纷纷来求杜师傅指点,差点下跪,杜师傅也无法,就叫他们在菩萨面前求,所谓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世上哪有哪灵验的佛,德要平时积,积到一定程度就带来了福,恶报要积德去慢慢消,消完了就变成了好报。
但痞三时不时就给这些人洗脑:不灵验,嗐,那是你菩萨面前钱给少了,心不够成。
那面面俱到呢?那是你头磕少了……杜师傅高人一位,比菩萨都还灵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痞三的嘴特熘,凭三寸不烂之舌把这们人忽悠得团团转,无限的放大他们心想事成后的绚丽多姿。这也理解,谁不向往美好,身处孤绝时逢人指点就会生出希望,那希望犹如救命草,哪怕是稻草,也要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擦出希望之花。
这些人在痞三的怂恿下接二连三的把庙门踏破了,头磕破了,积蓄掏空了,杜师傅也想扩建下庙宇,庙大招远客,见他们慷慨大方的掏,也没阻止,反正是自愿的。
时间久了,这些人疲惫了,日子还是如死水般绝望,头磕了,钱砸了,也没砸出过浪花来,这些人便陆续有了怨言。
怨谁?杜师傅?痞三?
这时痞三又来发挥他混混的磅礴,心里暗暗高兴,煽阴风点鬼火的对这些人说,杜师傅人太贪,心歪,收了钱不办事,她有攻底不透露,就是想再多贪些,我们去讨说法,要么退钱,要么授她指点心想事成。
耗尽多日,求事无成,钱已亏,梦未圆,想想也是,梦没圆,钱挽回也算是心理有个安慰。现有痞三带头,何乐而不为,这些人来劲了,一个个嚷着痞三是好人,为人正义,愿意听痞三的指挥。
于是痞三带着这些人浩浩荡荡的去找杜师傅。
敬菩萨,香已点,纸已烧,功德香自愿掏,哪有退钱的道理,庙门一开,自愿进来,如退钱,那不成天大笑话,当庙门是生意门槛啊。
杜师傅不干,痞三又指使这些人要杜师傅帮他们圆梦,可杜师傅又不神仙,哪有那般功夫,福要自已修修到一定程度,福便不请自来,缘好缘坏全是自已的修为,人生嘛,命里有时终顺有,命里无时不强求,顺其自然,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杜师傅苦口婆心的劝,可怎么也撼动不了这些人的决心,要么退钱,要么圆梦,杜师傅深知是痞三搞的鬼,可又奈何不了痞三的混,所谓君子好防,小人难缠。
杜师傅明白这是得罪了罗瞎子的后果,出家人犯了一个大忌“口戒”,修行最高的境界是止语。知而不语,她说破,对乡亲们有利,对罗瞎子有利,让罗瞎子中止了恶报,可对自已无利,可以不说破,因为纸最终包不住火,真相自会大白,只是时间的问题。
最后,杜师傅不堪其扰,被缠得没法,暗自离开了罗家湾的庙,听说去很远的一个大山里,在那修行,那座庙的条件和便利远不如罗家湾的庙。
罗瞎子的算命生意也不咋好,靠算命的本份钱仅够温饱。
痞三更是彻底的过上的混混生活,偷鸡摸狗,人见人闲,狗见狗厌。
上一篇:我和我的大哥
下一篇: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