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卖菜
亲历故事返回首页
小张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工作,买房,结婚。自己的事儿安排的差不多了,孝顺的小张担心老张一个人孤单又没人照顾,要老张给自己找个后妈,俩人好做伴,老张拒绝再找。老张的老伴在小张读大学时就去世了,他没想再找,感觉一个人更自在。
小张说:“不给我找后妈,那你就和我去城里住,你一个人在老家我不放心,万一有个好歹,都没人知道!”
老张说:“我有手机,死之前通知你。”
小张说:“来不及通知呢?你看李婶,死了四五天才被人发现。”
老张说:“李婶脾气臭,活着和儿子打,和儿媳妇打,天天骂大街,就不招人待见,孩子们都躲着她。我能一样吗?你一天给我打八百个电话,吃早饭打一个,吃中饭打一个,吃晚饭打一个,你不烦我都嫌烦,就上次我有一个电话没接着,你赶紧打电话给你二叔,让他过来看看我为啥没接电话,那会我正在上厕所没拿手机,回去一看十几个未接电话,赶紧给你回电话,从那以后,我去哪里都把手机揣兜里。”
小张说:“不管怎样,就得去城里过冬,你自个在家生炉子我就不放心,每年冬天都有一氧化碳中毒的新闻,睡着都醒不了,也没法打电话。”
老张说:“我生炉子都几十年了,还能把自己毒死?”
........
爷俩唇枪舌战,大战三百回合。最终结果,小张胜出。老张冬天去城里,开春回村里。
其实小张用的是缓兵之计,为了让老张去城里,连孙子兵法都用上了。小张想先哄着老张去城里过冬,让他感觉城里比老家好,也许就长住了呢。
老张知道小张怎么想的,他才不中计。
老张在城里住了几个月,到了春播季节就要回老家。
小张问:“爸,这个家哪里不比村里老房子好?”
老张答:“哪都好,我就是住不惯!”
小张问:“哪里住不惯。”
老张答:“坐着拉不出屎来,不习惯马桶。”
小张说:“明天给您换一个蹲便器。”
老张说:“换不换蹲便器我都要回老家,反正我就是不稀罕住楼房,哪儿哪儿也不习惯,吃不惯睡不香拉不爽,你想让你爹多活几年就别拦着!”
这次老张胜出。
老张除了想回老家,也不想打扰儿子和儿媳小两口的二人世界。他也从年轻那会儿走过,知道年轻人喜欢腻唿在一起,他一个老公公在家里,总感觉自己像一个五百瓦的电灯炮,又大又亮。
老张界线感挺强。
到了老家,老张像干旱许久的农作物遇到了及时雨,立马支楞起来了。
老张又开始捯饬那块自留地,翻土施肥洒菜籽。他把菜地分三个小畦,一畦韭菜,一畦茴香,一畦小葱,外边围起一圈玉米秆篱笆,篱笆下面埋上豆角种子,天气一暖和,不多久藤蔓就会爬满篱笆,篱笆上长满豆角。
老张一天到晚侍弄那块菜地,拔的野草一根都没有。
韭菜长得快,能割一茬了。头茬韭菜最好吃。老张给小张打电话,让他周末开车回家拿韭菜,小张开玩笑说,来回油钱够买十筐韭菜了,老张说那不一样,这是你爹种的韭菜,无价。
老张给儿子留了两陇韭菜,其余的割下来,两斤一捆,整整齐齐的码放在柳条筐里,把装满韭菜的筐子挂在自行车的后座上,走街窜巷的卖。这天转悠到了刘庄村,老张就开始吆喝:“韭菜,韭菜,头茬韭菜......”几个妇女听到吆喝声从胡同里结伴走出来,都要买老张的韭菜,问老张多钱一捆,老张答三块钱一捆,五块钱两捆。几个妇女围着菜筐,低着头挑捡,有的还拎起两捆菜,比一比哪捆大,还七嘴八舌的讨论着买韭菜干啥吃。老张看到忙说,都一样的菜,一样重,都是二斤。妇女们嘴里答应着,手都没停下来的意思,继续扒拉挑拣,好像菜筐底下的才是最好的。每个妇女都挑到了自己心仪的韭菜,又好像别人的韭菜总比自己的好。给钱的时候,其中一个叫玉芬的妇女买了两捆菜,拿了一张红票子给老张。老张拿着红票子举过头顶,反过来正过去的看,感觉没问题就找了零钱给玉芬。玉芬抱着韭菜,接过零钱和另外几个人说,家里炉子没关火,我得赶紧回家了,说完就匆匆走了。
老张卖完这筐菜赶紧回家收拾屋子,为了迎接周末回来的儿子媳妇。
周末老张早早去菜地里割了韭菜,又去商店买肉和水果,挑选了一堆好吃的,最后拿出那张红票子结账,老板说这钱是假的,老张听了一愣,说怎么可能是假得呢,这不有条金线吧,说着用手指着红票子,老板说那是做上去的,这里有验钞机,咱验一下,说着把红票子放进验钞机,验钞机马上响起“假币,假币”。
老张躺在炕上,腮帮子气得鼓鼓的,像河豚一样,感觉下一秒就得爆炸。三筐菜才能卖一张红票子,越想越生气,气得头发都能立起来,汗毛都能扎人。
小张两口子临近中午的时候才到家,看到气唿唿的老张忙问怎么回事,老张把那张红票子递给小张,小张接到手里一摸,就问老张哪里来的假币。老张惊奇的看着小张问,你咋一眼看出来它是假的?这是我昨天卖菜收到的,当时也仔细端详了好一会儿,竟没看出是假的。小张答到,假币做得再好也和真的有区别,说着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真的红票子和这张对比,老张戴上老花镜,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听小张给他讲两张红票子的区别,从手感,水印,头像,声音等等,都一一做了对比和介绍。老张听着小张的介绍,连连应和着说,哦,对对,我咋就没注意到这呢。
小张问老张:“家里没有一张红票子吗?”
老张说:“大票都存了信用社了,我一个人也没有大开销,平时衣服都是小杰买(儿媳妇),油盐酱醋也是你们在城里带回来,我没花钱的地方。”说着从炕被底下拿出一个红色存折本,小张打开一看,明细里都是某日存款一百元,某时存款二百元。小张笑着问老张,人家信用社的工作人员不嫌你烦啊,三天两头的去存钱,老张脖子一梗说,这钱是劳动所得,不偷也不抢,他们凭啥嫌我烦?还有,存折密码是你和小杰的生日组合,这钱都是留给我将来大孙子的,小张和媳妇笑着笑着眼圈湿了。
老张用他最朴素的爱养大了儿子,还要想着孙子。
老张问小张假的红票子怎么处理,小张说,不能花,就撕了吧,我给你十张真的。老张想了想说,不然留着吧,我给村里的老人做科普,教给他们怎么认假币,就是可惜我白卖了三筐菜,被人一下子骗了,还是有点生气,有点心疼。小张和媳妇忙说破财免灾,破财免灾啦。
老张上午去卖菜,下午没事的时候和几个老头戴着老花镜就坐在一起研究假币,几乎每家都有那么一两张假票子(看来很多人被骗过),大票小票都有假的,像二十元,五十元的也不少。后来村子里东家卖玉米,西家卖棉花,李家卖牛犊子,王家卖羊羔子都会叫上老张他们帮忙数钱,验钱,大家一起把关,就避免了好几次村民被骗。
这天老张又到刘庄村卖菜,一进村就吆喝:“韭菜,茴香......”迎面一个骑自行车的妇女看到老张,慌张的打车把拐弯就要往回走,拐弯太急了,一下子把车子骑进路边排水沟里去了,沟里没水,但有很多枯树枝子,妇女连人带车钻进了树枝堆里,手臂被树枝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顿时血就流出来了,老张见状赶紧放下自行车,跑下沟里把妇女扶起来,忙说,流这么多血呢,快点去卫生院包扎一下吧,妇女却说没事没事,说着就拉起自行车把就向沟外拽,老张也赶紧搭手帮忙,自行车拉上来,妇女一句话也没说,蹬上自行车,走了。老张心里想,还真有这么不爱说话的人啊,然后继续吆喝:“韭菜,茴香......”
其实那个妇女就是给老张假红票子的玉芬,老张不记得她了,但是她记得老张,她怕老张认出自己,一着急把自行车骑沟里去了。玉芬那张红票子是卖玉米时粮贩给的,她被那张假红票子气得一天没吃饭,过后总想着怎么给花出去,花了几次都被人识破了,最后终于花给了老张,着实高兴了一阵子,但是她一听到老张来村里卖菜的吆喝声就害怕,毕竟心虚。玉芬被树枝划的口子比较深,需要缝合,医药费花了两百多。
看吧,玉芬把自己的痛苦转嫁别人身上,痛苦又加倍回来了。
上一篇:裁缝与单身汉
下一篇:在梦里被人推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