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遗愿
亲历故事返回首页
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姐夫的老家,有十来年了,那时候,偏僻些的农村,老人去世后,还没有被强制火葬,大多还是土葬。
姐夫的老母亲殁了,他回老家奔丧,为父母合葬,丧礼期间听亲戚们说的这件事,让他感到惊奇,冥冥中觉得好像真有另外一个时空存在,便回来说给我们听。
姐夫的村子有一位老太太,姓郑,我们就叫她郑大娘吧。
郑大娘和老伴郑大爷婚后50多年,可以说是打过来的。用他们的儿女的话来说,每个月家里都要上演几场武打片。
郑大爷脾气暴躁,在外面干苦力赚钱,受了气,无处发泄,回来就拿老婆出气,一言不合,抬手就打,老拳头也不知轻重,打在人身上那种闷响,令人恐怖。
郑大娘呢,下得了田,插得了秧,扶得了犁,驾得了辕,身体强壮,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可面对男人的老拳头,却只有招架之力,无反手之功。
起初她也反抗过,也曾敢拿切菜刀和男人拼命。但反抗的结果是更为狠辣的暴打,惭惭地,她也就选择了默默忍受。
不夸张地说,家里的土墙上,郑大娘被打伤溅上去的血总是还没等上一次干透,就又有新鲜的血覆盖上去了。
姐夫说:“农村的男人打老婆很普遍,大家都见怪不怪,我小的时候,我爸也打我妈,但像郑大爷打他老婆那样下毒手,还真不多见。我亲眼见过,他揪着郑大娘的头发拖拽到水塘边,用脚死命把她往水里踹,乡亲们拉劝好一阵子,他才松手,嘴里还不干不净地骂骂咧咧,那样子就像个土匪。”
俩口子的感情也在日复一日的打斗中消磨殆尽,如果不是那个年代保守,老思想根深蒂故,他们早就离了八百回,为了体面,也为了孩子们的名声,郑大娘就这么委屈忍受着过了大半辈子。
按照农村的老规矩,有两个儿子的人家,父母年老后,一家赡养一个。小儿子把郑大娘接到了他家,郑大爷跟着大儿子。
大儿子住的是老宅院,在村子的西边,小儿子成家时,划的新宅基地,在村子北头。虽说是一个村里住着,但一年到头,两人很少照面。
过年时,孩子们张罗着吃团圆饭,郑大娘和孙子孙女坐一桌,从不和郑大爷多说一句话。
和小儿子住在一起的那几年,是郑大娘最舒心,最轻松的日子,儿子儿媳孝顺,孙子小宝贴心亲热,她在院里喂鸡,做家务,给小宝缝棉衣时,心情愉悦,还会哼几句年轻时爱唱的小曲儿。
郑大爷突发脑血栓走了3年后,郑大娘患了肠癌,从确诊到去世不到一年。
临终前,她多次对儿女说,她受了郑大爷一辈子气,死了不要合葬。
可是,办丧事时,郑大爷的弟弟和几个族家的长辈却说,要埋到祖坟里,不合葬,不合规矩。儿女们也就没敢再坚持,只得违背了郑大娘的遗愿,把老两口合葬了。
其实,合葬当天就出了问题,只是当时没太在意,这是后来回想时,才恍然明白的。
合葬时,要先把郑大爷的坟挖开,在旁边再挖一处同样深浅的墓坑,把郑大娘的棺木放进去,两具棺木之间用一块红布相连。
墓坑是两个儿子用铁掀一点点铲平的,挖得很平整,还抬了一块大青石夯实过,郑大娘的棺木是往下放时,却怎么也放不平,好像下面有什么东西撑着一样,这头不翘那头翘,抬棺木的六个人累得气喘吁吁,脚步踉跄。
一位年老懂些事儿的长辈蹲下来一边烧纸一边嘟囔着让郑大娘安心上路,不要为难孩子们,又让郑大娘的儿女们跪下磕头。
折腾了几回,才算放平了,填土拱起了双合大墓。
当天晚上,郑大娘的三个儿女做了同样的梦,梦里,郑大娘神情悲切,怨他们不该不顺从她的心愿,说她刚和郑大爷打照面,两人就打了一架,她的新衣服也被撕烂了,头上也被老头打了一个包。
她还说,活着的时候憋屈,死了想着可解脱了,却还要和他在一块儿混着!你们给我另寻个墓地吧,离你爸远远地,算我求你们了。
三个孩子商量了下,不能昨天合葬,今天就再把墓打开吧,再说找墓地也不是一天半天的事儿,也要找人详勘,慢慢再说吧。
这件事暂时被搁置了。可接二连三发生的事,逼得他们不得不急忙请了会看风水的师傅为郑大娘另寻墓地。
郑大娘家的孩子是两儿一女,婚后不说夫妻和美,恩爱非常吧,也是普通的夫妻,没有什么大的矛盾,小吵小闹是老百姓的常态,但动手打架,两口子都带伤的事件,确实没发生过。
但自从郑大娘去世后,这三家的日子突然就不平和了。
两个儿子脾气变大了,易怒,老婆炒菜咸了淡了,院子里有鸡屎了,衣服的领子没洗干净了,都会怒发冲冠,对着老婆连吼带骂,好几次都动了手,不仅锅碗瓢盆遭了殃,身上也都带了伤,儿子们脸上被老婆挠成萝卜丝,媳妇们的头或手被打得起包冒血泡儿。
女婿呢更可恨,那是郑大娘为了女儿精心挑选的最为老实温良的男人,就是自己吃够了被家暴的苦,所以,选女婿时,那些脾气急,易发怒的男人都被她挡在了门外。
婚后,女婿也确实没辜负郑大娘的期待,从来没和老婆发过火,日常家务也是抢着做,有什么事都是和老婆有商有量。
可就是这个好女婿一改往日的温情,变成了一个暴君,对老婆非打即骂,就连正上高中的女儿的脸上也被他打了两下,起因只是放学到家晚了5分钟。
本来娴静的日子,却过成了鸡飞狗跳,最重的一次,郑大娘女儿的肋骨居然被打折了一根。
这还不算,怪异的事儿继续发生。
郑大娘的小儿子的孩子刚10岁,叫小宝。身子骨弱一些,每到换季时都会感冒发烧闹一场。
那天,小宝毫无征兆地发起了高烧,嘴唇起了泡,浑身火碳一样热,村里的医生打退烧针、输双黄连都不管用。
连夜开车往城里的医院送,车出村没多远,就熄火了,怎么也打不着火。
农村的路上没装路灯,四周黑漆漆的,快要立夏了,只有暗夜的风夹杂着热气轻飘飘地吹过。
坐在后排座上的小儿媳妇看着车窗外,不远处,就是他们家的祖坟,她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打开车门,跪在地上,大声说:“妈,妈,我知道您的心愿了,等小宝好了,我就把大哥和姐姐叫回来,商量给您迁坟的事儿,给您老人家找一块背风朝阳的地方,让您老一个人舒舒服服的待着。”
她边说边磕头,又拉着她男人一起磕,并让男人把她刚才说的话再说一遍。
神奇的是,忽地一阵风打着旋儿从他们面前刮过去了,他们俩赶紧又磕头,再上车,一下子就打着了火。
小宝送到医院,打了针,输了液,当天晚上就退了烧,不到三天,就完全康复了。
三家人聚在一起商量后,郑重地请了会详勘的先生为郑大娘选了一块后山坡下的墓地,选了一个吉日,为母亲迁了坟。并在坟前栽了两棵柏树,起了几棵院子里的菊花绕着坟种了一圈。
郑大娘生前最爱种菊花,院子里靠墙根种了一熘,每到秋季,大朵大朵的黄菊花白菊花开得明媚妖娆。
迁坟后的第三天晚上,郑大娘的女儿梦见母亲,很喜欢的样子,说,这个地方好,清静,还朝阳,难为你们了。以后,你们都好好地过日子吧,妈就不打扰你们了。
从那以后,三家人的生活又恢复到了从前和美的模样。问起三个男人,他们都说,也不知咋了,就跟中了邪似,手和嘴都不当家儿,也不知哪来那么大火气,就想使出来,压都压不住。
人,永远也做不到真正地感同身受,即使亲如儿女也不能。只有真切地体会到切肤之痛,才会理解身体和心理遭受到的创伤所带来的难以承受之痛。
村里人都说,是郑大娘动用了那个世界的意念,对儿女做了的小小报复,才终于使自己得偿所愿。
这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儿,孝顺老人不能只挂在口头上,顺着老人的意愿才是真正的孝。
上一篇:和大家说说医院里的那些奇奇怪怪
下一篇:命里推我一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