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怂天不欺

亲历故事返回首页

前几天我在手机上无意中看到一个头像,身影很像我一个断联了近四十年的族友,然后点开她的头像,果然有两个熟悉的同学在朋友圈里,我果断的关注了她,然后跟一句:你是二转吗?

大约半小时后,她回了一句,是的。后面跟一句,我还不知道你是谁。

因为我的头像是个景物,小汇是婚后的备用名,她当然不知道我是谁。然后我告诉她我是谁谁。

我们俩正式取得了联系,当时视频打不开,然后就打开语音,聊了五十多分钟。她向来语速慢,边聊边叹,我也跟着叹,叹她前半生不易。可喜可贺的是她憨人有憨福,老天自有公道。

第二天我突然想,我这个普通人,借亮兄的平台,一直说的都是普通人的故事,你们部分亲们一直也不反感,且鼓励着我,不妨今天就说说二转一家人的故事给大家听听。你们边干点啥边听着,好听不好听,就听一耳朵吧。

我称她为族友,是因为我们俩同族不同乡,说起来我长她两辈,高中时同校同寝室同一条路,但不同科,她远我近,她理我文。所以说我们俩是真族友。

二转的名字原本是承载着父母的殷殷期望,与“招弟”、“来弟”、“盼弟”等名字用意相同,不过我们这儿大都叫二转、三转……就是长辈希望从她这儿转胎,来个男孩。她有学名,但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同学们都叫她小名二转。一看她的小名,大家现在也就秒懂,她上面有个姐姐。

这一类的名字充分体现了那个年代注重香火延续的迫切感,有人直接评判为重男轻女。但二转的父母没那么重男轻女,只是想儿女都全。

二转下面有一个弟弟,终于圆了父母的梦。

二转的家境非常贫寒,我们去过,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以至于家里的衣服都是在一根绳子上随意搭着的。跟所有普通人家一样,平时稀饭里放点面粉疙瘩,省油充饥,只有招待客人时将面粉疙瘩改为菜籽油煎大饼。那晚我们在她家吃的就是稀饭加煎饼。晚上我们挤在一张木板搭成的床,上面加一张凉席,纱网一样的蚊帐破了几个洞,有的打着补丁,有的极简单,就是用线把洞洞绕成个小球球。

尽管家境贫寒,二转的父母还是让她上到高中,并复读了两年,只是和我一样,名落孙山。仅凭这一点,可见她的父母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二转五官端正,一米五五,圆圆的身材,皮肤白里透红,常年运动头。不善言辞,其实心里门清,就像茶壶里装汤圆。学生时代的她像只温顺的猫,一个人在那,你感觉不到她的存在。当面不阿谀,背后不议人,别人对她,也无奉承也无风雨,有她不多,无她不少。她永远都是一副人畜无害的面孔,从不侵犯任何一个人。笑起来一副憨萌的样子,坏人都不忍欺负她。

她内心里还藏着一副胆小的谨慎细微,近距离接触才能发现。举两个小例子,你们一看就知道。

当年我们有四个同学复读再再次落榜后,相约一道去江浙,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路,其中二转在内。临出门时,另一个同学被她堂哥拦下,也是巧,二次投档时,她中榜了。于是我们成了三人行。

人生地不熟,我们三个像无头苍蝇一样瞎撞,后来在一家工厂的流水线上待了一段时间。一个多月后,另一个同学独自去了上海,我和二转原路返回。去的时候怀揣几十块钱,回来的时候剩几个硬币。

在工厂食堂吃饭的时候,有一个阿姨听说我们三个新来的学徒是高中毕业生,就端着工作餐移步到我们一桌,也不知道她是哪个级别、用意如何,就跟我们三人边吃边聊,问我们是哪里人,觉得我们在流水线上有点大材小用,等等。

二转看我和另一个同学跟阿姨聊得还可以,她就在桌子底下踢我们俩的脚,示意我们俩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满脸写着慌乱。

回来的火车上,一个似乎有点身份的老者坐在我们俩对面,旅途中有点寂寞吧,这个老者就和我们俩聊了几句,当他问到我们俩书读到哪里,我随口爆出高中,二转的手立即在我背后一捅。我知道她担心什么。老者听说我们俩是高中毕业生,立即显得有点讶异,哎呀,农村女孩子能读到高中不太多,你们俩还可以呀。

我们那一代的农村,一是家贫,二是农村人认为女孩子读到初中就很好了。

老者说着说着就从包里拿了两个苹果给我们俩,二转的手在我背后又挠起来,示意我不要接。

我本来就没想着接过苹果,毕竟他是一个老者,我们没什么回赠他,哪能接他的东西呢。尽管我们没吃过苹果,对苹果也有一股强烈的食欲,但我们俩还是拒绝了。苹果在我们之间来来回回跑了几趟。

看我们俩执意不接,他才收回苹果。老者快要到终点站时,还和我们俩告了别,叮嘱我们回去再复读。

显然二转多虑了。

那时候拐卖妇女儿童的事件已有耳闻,二转生怕我们被布了局,两次传递信息,阻止我们俩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我们俩都笑她胆太小。

她的担心也不无道理,我那另一个同学在去上海的火车上就被两个年轻男人布了局,后来她在火车上发现不对劲,硬是从最近的一个下一个站点下了车。当然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

二转憨萌里藏着心急,举一个例子看看她是怎么心急的。

她读理科,需要背各种公式,记不住或是打瞌睡了,她就拽眉毛,她的一边眉毛就是给她生生拽没了,不对称,才被同学发现,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奇。她索性就对另一边眉毛下手,同学笑,这下倒是对称了,下回是不是改拔头发了?

她憨笑,自己就不该学理科。我们那时候大多女生都选择文科,所以文科补习班有二三十个女生,而理科补习班只有三名女生。因为她的数学一直是强项。

所以呀,外表憨萌的人不见得心也憨,急起来说不定比你还急。

从江苏回来后,我们仨都没再联系。那时候信息流通主要是写信,一封信要漂流几天才到手,再说各自迷茫得不知何去何从,无力无心亦无情。

二转那个家境能给她复读两年,父母已经尽心尽力了,她回到家只能蜗在老家。在八九十年代的农村,二十多岁的姑娘理所当然能说个婆家了,于是她姐夫给她介绍了本队一户人家。

男的排行老二,比二转小一岁,家里兄弟四个,四个兄弟中,就这老二算是最出挑的,初中毕业,父母双全。姐夫说,这老二既灵活也实在,要不是穷作孽,他肯定能考个好大学。

二转不是很满意,嫌他初中。但她父亲觉得适合,在农村高中初中一个样,只要会累,人不孬,以后不欺负二转就行,再说跟姐姐在一起,以后有个帮衬。

天下父母谁都想自己的女儿嫁一个可托付的男人。

二转遵从了父亲的意见,这很符合她的个性,她的婆家就这么定下了。隔年她也平淡无奇地出嫁了。(呵呵,这方面,我是个叛逆者。)

二转出嫁半年后,肚子一直没动静,一查才知道是卵巢囊肿的缘故。家里本来就穷,娶了两房儿媳妇,更是穷得叮当响。于是二转老公借钱给二转做了手术,切除了一个卵巢,处理并保留了有所感染的另一个。医生说想怀孕得一年后。

她的公公本来就看不惯她的憨性子,老虎来了都要看个公母,农活涌来时,一个人不亚于当两个人使,哪容得了这憨性。

再说大儿媳妇的好榜样在面前摆着,能说会道,手脚麻利,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哄得公婆团团转,公婆自然欢喜,帮大儿媳妇带孩子。

这下好了,二转手术又借了钱,纯粹娶了个败家娘们。再说医生讲怀孕还得一年后,说不定是安慰话,能不能怀得上还是另回事。队里也有七嘴八舌,说一个卵巢不把稳,二转怀孕几率不大。于是向来比较公平稳定的婆婆脸上也挂了点色,公公就更不用说了,事事不待见二转,说二转在这个家里最没有卵蛋用(方言,最无能的意思)。按照她公公的意思,一纸休了算了,反正他二儿子是个小能人,再娶不难。——井底看天,就那么大。

好在二转老公是个良人,他说不能生他也认了,以后就过二人世界,白头偕老,叫父母别再提这事了。

二转就这么被她老公护了起来。二转跟我聊天说到这一点时,语气里还是一味感动:我家小孩爸是真好哎。

然后我问她:这么多年一直对你都好吗?

这回她很干脆:是的,我们俩几十年在一起没动过手。他声音大了,我让。我声音大了,他让。所以大吵没有,小咯嘣有。(小吵的意思)

这点真为她感到欣慰。我们一帮好友中两口子大多过的是鸡飞狗跳,就因为还有一根头发丝一样的缘分在牵扯着,婚姻这张网才没有挣破,从而过了大半生,现在两个人在这张网里反倒相安无事,包括我,都学会了放下。

我们再接着往回看。

二转做完小手术后,正赶上洪涝灾害,她们那一带的庄稼全部被淹了,颗粒无收,手术费又是借的,恢复期间她一两肉没尝,天天以菱角菜当下饭菜。她老公抓到小鱼就用盐腌制起来,晒干了禁得起吃。吃鲜鱼的话,一顿就吃没了。所以二转当时身体恢复比较差,走路干事更是慢慢吞吞,一副怕踩了蚂蚁的样子。

她公公实在看不惯,就把二转夫妇分开了,此时距离二转嫁过去正好七个月,然后老两口去上海打粗工,为老三老四挣钞票。不过老两口打工期间,经常被大儿媳妇哄回来带孩子。

手术后不到一年,二转就怀孕了,这自然是堵了某些人的嘴。

生下女儿后,公公又是不悦。大儿媳妇生了两个女儿,他不吭一声,他就专对二转摆张老脸。柿子还是专捡软的捏啊。

二转心里门清,知道公公不喜欢她们母女,但她还是不敢拿大嫂那头来挤怼抱怨公公,只能默默地受着。整个月子,是自己的老母亲和小孩爸服侍完的。母亲在这边帮忙,心挂念家里,家里还有老伴和老幺儿,都是门外汉,门里的事情不熟练,所以满月后她母亲就很少过来了。

二转婆婆比较厚道,但架不住老头子的阻挠。后来二转母亲很少过来,婆婆晚上闲了会过来给小宝放包,洗好穿好,婆婆拿来干净的包布继续给小宝打包,她公公常常不耐烦的语气粗重的阻止老伴:打包让她自己来,我们回去了。好在婆婆没听他的,帮二转把小宝打好包才出门。二转不敢当面怼公公,但心里窝着气,有夜色遮挡,她才敢拉着脸嘟着嘴。

放包打包,就是用一块正方形的单层双层或装了棉的棉布,把小婴儿的双腿连带屁股那一段扎得紧一点直一点,一来兜屎尿,二来苗腿,防止以后罗圈腿,这都是老辈们留传下来的,我们也是这么长大的。

现在的婴儿们早就被解放了,不用被捆扎得严严实实,床上一放,莲藕一样的四肢随便舞动,翻过来滚过去,咿咿呀呀开心极了,大人看着也享受极了。上幼儿园的时候,也没见哪个孩子是罗圈腿。

回过来接着上面再说。

后来二转的公公婆婆继续去上海打工,她只能自己带女儿。女儿也没上幼儿园,二转就自己教女儿小知识。女儿从小就聪明伶俐,三岁就能流利地从一背到一百,四岁开始背《唐诗三百首》和《三字经》。在二转的耐心引导下,也会一笔一划写简单的汉字。

女儿七岁那年在外婆家待了一个多月,她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整天和一帮小朋友们玩得开心极了。二转接她回家时,她哭着闹着就是不回。后来二转跟她说,回家就让她上幼儿园,幼儿园里有好多小朋友可以陪她玩,她才没哭没闹跟着二转回了家。二转跟女儿也守信,回来就送她去了幼儿园。就这样,她女儿在整个幼儿期间上了两个多月的大班。

暑假后,女儿直接上了一年级。

二转在别人面前怂,在女儿面前真不怂。女儿作业一有错,不论多晚,都得跪洗衣板,哭和保证都不改这一体罚,后来有错,女儿就自动拿来洗衣板,不哭不闹跪那儿。

她就是用这样传统又粗鲁的方式育苗。

我们把时间再往回倒一步说。

二转女儿六岁那年,二转又生了个儿子,我们这边孩子落地就算一岁,所以姐弟两算是相差五岁。

她公公婆婆还是没给她带孩子,婆婆没带有婆婆的难处。当时婆婆已经带着大儿子的两个女儿,公公这期间又半身不遂瘫痪在床,婆婆确实难分身。唉,每个人都不容易啊。

直到女儿九岁那年,二转经别人介绍去上海打工,她婆婆才答应带两个孩子。

一开始婆婆也没答应。这次二转急出一点灵光,急中生智,去一个婶子那里放了一句话,婆婆再不给带孩子,以后就别叫老二这一房头养老。想想不能把面子破死,跟着解释了一串:不是我不养,再不出去挣钱,我这一家子都养不活,我拿什么养二老?

婶子也没想到,二转这老闷原来是平时话少,心里明白着呢。于是她也帮着二转说情:能怎么办呢,还不是穷的?孩子们一天天长大,确实是要钱堆的,好在孩子们现在不要牵不要抱,给口吃的就行。

二转婆婆想了想,为了子孙后代,豁出自己老命了,于是转过来接受了二房的两个孙子,也就是二转的一双儿女。

婆婆的生活更繁重,生于穷时,只能压榨自己的骨髓。这也是中国大部分农民从不逃避的勇敢精神。

二转去上海打的第一份工是饭店洗菜工,干了一段时间,可能(我猜的)是她的动作不够快吧,她的堂弟媳妇又给她介绍了一份环卫工作,说白了就是扫大街。一干就是十五年,因为到了截止岁数。后来二转又到保洁公司干起家政。

当她说起这些工种时,一开始不好意思,特别说到扫大街,我说没什么不好意思,凭自己劳动挣钱不丢人,我就非常感谢扫大街的,没人扫大街,大家都住在垃圾上。只是享受给了别人,苦逼留给了自己,他(她)们最先感受一年的四季交替,直面严寒酷暑的无情。苦了你们了。

二转刚出门时,经常想孩子想得流眼泪,看到同自己一样大的孩子,她就迈不开脚,盯着人家孩子看,眼圈发红。做女人难啊。

下面简叙一下二转老公。

二转老公年轻的时候就非常勤快,要不然二转姐姐怎么敢把妹妹托付于他呢。二转手术负债后,单靠农田来还债,还不了几个,于是他试着跟一个收猪毛的叔叔跑了几天。掌握了一些常识和要领后,他就正式走街串巷收猪毛,也收鹅毛鸭毛,收到一定量就送给专门收购人,赚取差价。

我知道鹅毛鸭毛的用途,但不知道猪毛有什么用途,二转说那时候的刷子就是猪毛做出来的,猪脖子后面那一块鬃毛是最好的材料,做出来的刷子也是最好的。原来如此。

二转没到上海扫大街之前,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就是农田和猪毛。

二转到上海的第二年,她老公也跟着去了上海,收废品。两人租了最简陋的房。

废品大跌价那一年,她老公手上的废品不多,他连忙脱手,从起告别了收废品生涯,跳行到刚刚兴起的跑外卖。这一跑就跑到现在还没停下来,只不过现在奔六的人了,大多跑半天,不再像中青年那样拼命,从早跑到晚。

下面来看看二转的一双儿女。

二转的女儿从小到大,一直是学霸,后来考取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进了一所全国前十之一的学校任教,国家编制,转为北京户口,学校分她一套房。女婿是人大同学,留北京一所银行,同时转为北京户口。今年上半年已完婚,女儿今年三十岁。因为二转怀她时体质弱,又没好的营养食品补充,断奶时也没喝一口牛奶,从小也是体质弱,加上上学这么多年就是一拼命三郎,所以她的体质暂时不适合要小宝宝。

二转的儿子从四岁就丢给奶奶带,几乎没受到二转体罚,但从小受姐姐的熏陶,加上自身聪慧,也是个学霸,考取北航毕业后又读了博士后,现在辅助导师搞科研,也转为北京户口。女朋友是北京人,准岳母同意把北京的一套小房子给两人做婚房,装修由二转这边来。好人遇到好人了。

一字不识的奶奶在带这个孙子时,反被这个孙子带着识字,后来奶奶能看一些简单的小文章。这算不算互惠互利啊?

二转今年去过两次北京,家政工作已暂停。女儿吃不惯那边的饭菜,想留下老妈给她做饭,想把身体调养好一点备孕。但二转又放心不下孩子爸一个人在上海跑外卖,怕他没人照顾,身体吃不消,到底还是离开了女儿。

我说你就不怕女儿抱怨你吗?她说女儿不会抱怨。

是呀,女儿是高级知识分子,不会抱怨,但可能有点失落吧。

二转现在算是熬出头了,在她顺从的人生中,两个孩子给她扳了局面,就连她的母亲和姐姐都说,二转沾了两个孩子的光,要不然她这一生能搞得过哪一个,笨嘴笨舌,笨手笨脚,人生字典里就会一个“忍”字。

二转一双儿女成才成仁有她婆婆的功劳,婆婆到哪喜席场所,乡亲们都对她竖个大拇指:你是大功臣。就因为有这个共识,老三老四现在有理有据不赡养老母亲,他们说老母亲没给他们带孩子。其实当时二转婆婆已经带了老大老二两家的孩子们,还要服侍瘫痪在床的老头子,老三老四各家一个儿子,可谓是手心的宝,也不想让老婆婆带,怕带不好。但他们现在不会这样说。他们只说奶奶没带后面两个孙子。这两个孙子后来考取省内大学。

还好,老大老二两家也不和两个小弟家扯皮,老大家的两个女儿嫁进省城人家,两口子心里也偷着乐,所以老大老二每年各自拿些赡养费给老人家。老人家今年八十四岁了,上面还有补贴,够用。老人家现在身体也不是很好,有事就找二转,也只有二转任她找。二转念婆婆的恩,乐意孝敬婆婆。

二转说公公十几年前就走了,自己的父亲走得更早,母亲前年也走了,现在就一个老婆婆在风雨中飘摇,不孝敬她孝敬谁呢?

我当然支持二转孝敬婆婆,老人家辛苦一辈子,现在这么大年纪了,过一天减一天,能孝敬就好好孝敬吧,孝敬老人是好事。

二转弟弟也一直在上海打工,有两个女儿。

零五年二转夫妇在他们镇上买了一套房,后来老家一带改造成新农村,他们又分到一套安置房,转手就卖了。她说两个孩子不在家,要那房子没用,等孩子爸跑外卖跑不动了,老两口回老家镇上住就行。

在上海环卫十五年里,有几年综合保险,但她五十岁退休那年没补没续,直接提了现,所以她现在没劳保,只能再过两年拿农村那种几百的了。这事办的我觉得有些可惜,但当时的情况也应该容不得二转前前后后思考。

上天好德,总体看,二转被上天眷顾得很好,人怂天不欺。

上一篇:死去的她救了我

下一篇:手相——贵人纹

请勿长时间阅读,注意保护视力并预防近视,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