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情痴傻的老董
亲历故事返回首页
记得那是我刚参加工作时,跟着三十多岁的张老师学习工艺。刚到厂里上班,我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没事就喜欢四下里张望:那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工作台,一群训练有素的人们在有条不紊地忙着自己的工作,就觉得是一幅特别舒心的动态人物画。然而没几天我就发现画面里总会出现一个不协调的人影——一个四十岁左右的高个男人独自在工作区里游荡,没人管没人问。我禁不住问张老师:“那个男人是干啥的?别人都在忙,他却无所事事。”
张老师抬起头看了一眼:“那是老董!我们分厂的歌唱家和开心果。”我一听心里更加疑惑。张老师说完也不解释,低下头继续忙工作。
答案终于在午休时解开了。张老师边吃饭边给我说,在厂里要谨言慎行,人多事就多。搞不好就会成为别人的开心果。我正寻思着这其中的意思,就听张老师喊了一嗓子:“老董,吃没?开心果!过来唱首歌呗!”我一抬眼看见老董,他就在附近,听见喊他,扭过头两眼迟钝地望过来,随后傻笑了一下走过来说:“吃了,想听啥歌?”张老师笑着说:“你随意,自由发挥就好!”
没想到,老董张嘴就来:
阿~朗赫赫尼那
阿~朗赫赫尼那
阿~朗赫赫尼那
赫赫雷赫赫尼那
阿朗赫赫尼那赫雷给根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
蓝蓝的~江水~起波浪
赫哲人~撒开~千张网
船儿~满江~鱼满仓
阿~朗赫赫那赫尼那雷
......
原来是《乌苏里船歌》,听着这淳厚的嗓音完美诠释着悠扬动听的旋律。我呆呆地看着这个不修边幅,浓眉大眼的大高个,心里充满疑问。等老董一走,我就迫不及待地问:“张老师,没想到傻傻的老董还有这情商!咱厂招他也算赚了。”张老师看着我:“丫头,你才是傻呢!工厂是资本逐利的地方,又不是慈善机构。根本不会招傻子进厂。”我不服地说:“那我咋见有腿脚不利索的人来上班呢?”张老师无奈地说:“残疾人和傻子是两码事,招残疾人对工厂和社会是双赢的,工厂每年可以有税收减免优惠等政策,社会则能减轻负担。老董是后天傻的,是在厂里傻的!所以厂里要管他。”
我带着疑问看着张老师,随着一声叹息,张老师缓缓地讲起老董的往事。
十几年前,老董二十多岁,是厂里的计划员,有知识加上有文艺细胞又生得英俊倜傥,惹得不少姑娘纷纷围着他转。但老董却看不上这些主动飞来的蜂蜂蝶蝶,平常总是一副清高孤傲的样子。大家都以为他是情窦未开。其实他自己清楚正暗恋着一个女孩子,已经有半年了。
他既不想找媒人去提,自己又碍于脸面。煎熬许久后,他突然灵光乍现,立马动手写了一封情书,趁下班没人时慌里慌张塞进女孩子工作台的抽屉里,只等女孩知情后开启浪漫之旅。
世间的事情就是那么蹊跷,第二天一个男工开抽屉时意外发现抽屉里躺着一封未署名的信,怀着好奇心打开一看不由得心花怒放,他按捺着激动的心情把此信揣在兜里。趁中午吃饭时在人最多的地方大声宣读,当时老董也在现场。刚开始不明就里,等那人一念开头:芬,我朝思暮想的人呀!我是董有德。暗恋你半年了。人群里“轰”地一声,像炸开锅一样都扭脸看着老董。只见老董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然后冲上去夺信,俩人撕拽着,推搡着,不知道怎么回事老董的头一下子狠狠地撞在石柱上,顿时鲜血直流。大家一看忙慌乱地用送货的小车赶紧拉老董去医院。
接下来好几天不见老董上班,一个星期后,分厂领导找那个男工谈话,内容不详。只是那人从办公室出来后脸色乌青。大概半月后此人不见了。后来听消息灵通的人说在别的分厂看见过他。大家都猜测,事情不妙。
半年后,老董来上班了,人们吃惊的发现,老董傻了,计划员的工作再不能胜任。安排他去干最简单的打包工,他却敢站在开动的打包机上任由机器下降,把别人吓得魂飞魄散。厂里只好安排他回家歇着。过不了几天老董的母亲就哭哭啼啼来厂里央求着让儿子上班,说在家里呆着儿子就废了。厂里领导左右为难,毕竟老董是在厂里出的事。最后协商后决定:他想来上班就来,给他个扫把想扫哪里就扫哪里,不扫也没错。只是原来那个多才多艺,英俊倜傥的老董成了人们的记忆。
我听完后,沉默半晌问张老师,那老董现在有媳妇没?他暗恋的女孩在事情出来后怎么样了。张老师说那女孩很幸运,老董的情书上只有“芬”一个字,当时名字里带芬的有四个人,所以她被保护在里面。不过据她猜测,以老董的眼光那个女孩就是现在分厂里处在管理岗位的杜教练。
至于老董就没那么幸运了,拖到二十八九,家里给他找了个离婚带个女孩还没工作的女人,老董一发工资,她就连工资条悉数摸走。老董的日子愈发难过,后来厂里领导也知道了,可怜他,每次发工资就给老董多发张空白工资条,让他自己少填点钱,用这煳弄媳妇。
俗话说恶语伤人六月寒。相反的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不同的人生态度决定不同的走向,愿我们能做到不问前程,只做好事。
上一篇:魏凤芝女士,我们明年再来看你
下一篇:神明若真有所知,只怕也会说一句:我不背这个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