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命
亲历故事返回首页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我也不知道他的年龄,我不知道他出生在怎样的家庭,我也不知道他都经历过什么,我不知道他从哪里来,我更不知道他如今去了哪里。
于我而言他就是一个能时常看见的陌生人,我已经记不清他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消失不见,我也几乎将他忘记了,如今想起他是因为偶然看到的一个视频。
视频里一位六十七岁的老人,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风雨兼程的行驶在路上。老人已经从自己的家乡云南普洱骑行到了黑龙江的漠河,正在从漠河返回普洱的途中。视频拍摄于四川境内,是一位开车自驾游的博主偶遇老人,给老人拍摄的视频。
不知为何,看这个视频的时候我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他。
他是一名残疾人,没有双腿,只有大腿上一截短短的下肢。
我第一次遇见他还是二十多年前。
那时候我和老公刚结婚不久,有一次我陪老公去菜市场买菜,他就在市场的一个角落里,坐在一个木板小车上。木板固定在角铁焊的矮架子上,角铁上安有轮子。他端端正正的坐在上面,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他的下肢只有短短的一截。
他的前面放了一个大号的搪瓷茶缸,茶缸已经三扁不圆,四处掉漆,茶缸里面是一些散碎的零钱,有纸币,有硬币。
他看起来像三十多岁,又像四十多岁,我看不出来他究竟有多大年纪。他没有像别的乞丐那样把自己弄得乱糟糟,脏兮兮。他的衣服虽然破旧,但头发却很整齐,脸不白,但是并不脏,能看出来他每天都有在洗脸,梳头,打理自己。
他手里拿着一副快板,有人在他身边停留或者经过,他就会打着快板说上几句吉祥话。
我和老公说咱们过去给他几块钱吧。
老公说:“不给。”
他说这些乞丐都是骗人的,乞丐都有团伙,上面有老板,乞讨就是他们的生意。他说这个人经常在菜市场转悠,他时常能遇见。
结婚前我几乎没去过菜市场,结婚后的前几年我也很少去,家里买菜做饭都是老公负责。只是后来他越来越忙,我才开始学着做这些事情。
老公很要好的一个同学毕业后去沈阳打工,一次在街上和乞丐发生了冲突,被四五个乞丐围殴,打成了重伤,差点没抢救过来,丢了性命。自那以后老公对乞丐有一种深深的厌恶。
我忘了那次给没给钱,我只记得我和老公说别管他上面有没有老板,但他不让人讨厌,买菜找回来的零钱给他几毛也好,毕竟咱们都是正常人,而他是真的残疾。
我对身体有残疾的人总会莫名的心软,看见他们就觉得心酸。可能是因为我小时候生病的缘故吧,如果爸爸不是军人,如果我不是在北京军区医院接受治疗,如今的我也会是一个双腿残疾的人,只能拄着双拐,艰难行走。从小总听爸爸妈妈和我说这些事情,我很庆幸自己的幸运,也对他们有深深的怜悯。
后来再次遇见他已经是三四年之后了。
还是在菜市场,他还是坐在那个木板小车上,手上戴着厚厚的,自己缝制的手垫,身体前倾,两只手在地上用力地一撑,一撑,木板小车就这样缓慢地向前滑行。
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常常能在菜市场遇见他,因为经常遇见,我每次给的钱都不多,都是块八毛的零钱。
那时候我经常领着女儿去买菜。她太小,我不能把她一个人放在家里,只能去哪都领着。
有一次女儿问我:“妈妈,你为什么总给那个人钱呀?”
我说:“他是乞丐呀,要靠别人给钱才能生活。”
女儿问:“为什么乞丐就要别人给钱?为什么有人不给?为什么你给?”
女儿小时候每天都有十万个为什么,她的小脑袋瓜观察着这个世界,总有问不完的“妈妈,为什么……”。
那天女儿的话还真让我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回答。
我想了想,说:“我觉得他不让我讨厌,我觉得他很可怜,我愿意给他一点点钱。”
女儿又问:“他坐在那里,为什么可怜?”
我说:“他没有双腿呀,他只能坐在那里,他不能走,不能跑,也不能跳,他和咱们不一样,咱们都是正常人,有手有脚,他是残疾人,所以妈妈觉得他可怜。”
女儿若有所思,想了一会说:“那就给他一点吧。”
后来我们不在原来的地方住了,也就没再遇见他。
再遇见是在我现在住的地方去河边的那条路上。
春夏秋这三季,天气好的时候,我有时间的时候,早晨我都会去河边熘达一圈。
就在这条路上,我又遇见了他。
他还是老样子,好像他就没有变过。
他的木板小车走得很慢,我走到他的身边没有看见那个搪瓷茶缸,我手里的钱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冲着我笑了笑,说:“不用了,现在有低保了。”
我说:“那挺好的。”
他说:“是啊,挺好的。”
这是我和他唯一的一次对话。
后来我在那条路上见过他很多次,我不知道他滑着他的木板小车去哪里,我从未在河边见过他的身影。
每次看见他,他都是不紧不慢地滑着小车,走在路上,样子有点让人心酸,却又有一种风雨不惊的从容,仿佛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他的使命就是行走,行走在他自己的路上,路上的风景皆是体验,所有的体验皆是经历,而这些经历便是人生此行的目的。
有时他看见我在看他,会冲着我点点头,我会冲着他笑一下。我和他的交集仅限于此,我对他的一切都一无所知。
如今回忆,我也说不清具体是在哪一年,我再也没有见过他,但至少有五六年了。
如果不是看到那个视频,我可能也不会想起他,他悄然的出现在我的视线里,又悄然的退出了我的视线,他行驶在他的路上,而我的生活也在我的轨道上继续。
他对我似乎毫无影响,但如今想来好像又不是。
那个视频里的老人如今独身一人,没有老伴儿,没有孩子,以前他和自己的外甥一起生活,现在外甥媳妇对他不好,他待不下去,就出来骑行,到处走。他说他喜欢这样到处走。他的自行车上坡的时候骑不了,因为车不好,上坡重得很,又因为没有刹车,下坡的时候也没法骑。他没有帐篷,都是找空的房子或者是桥洞打地铺。
视频的拍摄者说:“你真的是太辛苦了。”
老人微笑着说:“这是我的命。”
“这是我的命”,简单的五个字,却有一种别样的力量。
这让我想起了他,他和这位老人身上都有一种很多人身上没有的豁达和从容。对于命运,对于生活,他们有一种由内而外的坦然和淡定。他们仿佛都有一种人生就是行走的信念,晴天要走,阴天要走,刮风要走,下雨也要走。晴天就走在阳光下,雨天就走在风雨中。不管何时何地,只要活着,就要往前走,哪怕命运如山间的迷雾,看不清前途,也要在迷雾中穿行,走出自己的路。
我从未见过他蓬头垢面,每次遇见,他的头发都很整齐,脸也洗得干净。老人的旅程类似于流浪,老人的衣服虽然破旧,但被褥却很整洁。不管是身体残疾,还是经济困窘,生活里的种种磨难都没有磨掉他们认真对待生活的态度。
对于人生中的苦难,如果不能改变,那就平静的接受,这不是无奈的妥协,而是坚韧的和解。
有人说苦难不值得歌颂,苦难也不值得宣扬,是的,苦难不值得。苦难本身没有意义,克服苦难才有意义,苦难也不一定会让人成长,面对苦难的态度才会让人成长,苦难也不是财富,对苦难的思考才是财富。
不记得在哪里看过一句话,“无论在何种困顿中,唯有内心的自由馈赠我们真正的未来。”
上一篇:天喜入命
下一篇:我的撞鬼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