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的使命

亲历故事返回首页

这个月中的一天早上,我把家里的两个神兽送到幼儿园后,顺便拐向小区后门,准备去菜市场买菜,快到后门时,突然被三个陌生人热情的拦截住,手里被塞了一大把糖。这是在小区里面,要是在外面我感觉可能是被对上眼了,现在社会套路深,不自然的就成了惊弓之鸟。她看我有点囧,连忙笑嘻嘻的解释是喜糖,我很不好意思,一看她旁边的人手里拎着一大袋散称的旺仔牛奶糖,我连忙满脸堆笑,对三个客气的拦截者说了恭喜恭喜。

后面的人跟我一样,都是走后门去菜市场,一个个被塞了一大把旺仔,人人有份,秩序井然。要是放在以前,鞭炮一放,有人就把喜糖抛空一撒,像天女散花一样,缤纷落地。人们作鸟兽散,像鸡啄米一样在地上哄抢。这时候你来点过分没关系,可以直接逮住撒喜糖的,两手在袋子里狠狠的一搂,然后转过身边跑边笑边掉,没人说你,还会效仿你。主家看着只有高兴和喜悦,要的就是这气氛。

哪像现在的人这么斯文而少了热闹。

我边走边又想到我们一栋楼的一个帅哥,在前两个月结婚时,他们家是怎么散喜糖的,就是在电梯里挂一个袋子,里面也是旺仔牛奶糖,我跑了两回才知道电梯里挂的袋子里是装着给我们这一栋楼的喜糖。

我们这边办喜事喜欢用旺仔牛奶糖,不是这种糖有多好吃,是旺仔的名字起得好,谁家都想图个吉利,旺旺旺嘛。

没有鞭炮的喜事现在就成了这样,说实在话,真的没有以前的热闹。以前炮竹一响,左邻右舍顺着声音东张西望,打开自己的顺风耳,立即就知道哪一栋楼有人家做喜事了,然后像小鱼一样聚阵。

身处热闹的时候不觉得热闹的妙趣,有时还觉得野蛮,没了热闹的时候,倒是深切的怀念那份热闹的气场。

城里禁放鞭炮,取而代之的是电子鞭炮。但电子鞭炮又太文雅了点,在宾馆的封闭空间里还能听到,像放了一个响屁,在空旷的外面,那就像一个闷屁,楼上的根本听不到楼下放的电子鞭炮,就像你听不到胳膊远的蚊虫声。

不过城里禁放鞭炮有很多好处,少了很多纷扰。当需求小于供给时,生产规模也随之变小,经销商也随之变少,危害性也随之大大降低,空气净化了不少。

还有就是我们不再在过年的时候,被楼板上的轰炸声吓得心惊肉跳,仿佛那楼板快要粉身碎骨,整栋楼快要散架坍塌。平时楼上小孩要是吵闹的楼下不得安宁,有时候可能会引发一场邻里战争。但过年的时候,鞭炮声像枪炮一样轰炸,哪怕心肝脾肾肺被砰然出窍,也不见一个人出门抗议。因为鞭炮越爆越好,给人预示着好兆头。鞭炮一响,黄金万两,谁家不希望有个好兆头呢?所以人们在心惊肉跳中还能理性地接受。

过年的鞭炮一响到底,预示着来年顺顺当当红红火火。

婚礼的鞭炮一响到底,预示着夫妻白头偕老。

乔迁的鞭炮一响到底,预示着家运大吉大利。

添丁进口的鞭炮一响到底,预示着孩子茁壮成长,学业有成。

这些都是人类赋予鞭炮的光荣使命。

但鞭炮是人类的制造业,是制造业它就有出偏差的时候,即使每一挂出厂都是合格的,也不敢保证在运输和储存方面每一挂都不出偏差,一点潮湿受不得,总有几例在燃放中途突然断炮。

燃放鞭炮突然中断,我们这儿的民俗是很忌讳的。

婚礼上的鞭炮突然中断,表示夫妻双方难以白头到老。

过年鞭炮突然中断,预示来年家里不顺,可能会有不测。

办丧事鞭炮突然中断,也可能会有意想不到之事发生。

乔迁,上梁等等,总的来讲都预示着不顺。

所以人们在办事的时候购买鞭炮会挑大牌子,烈性子,放置的时候叫家里细心稳妥的人小心存放,燃放的时候折着耳朵听鞭炮声。嘚啵嘚啵屁咻咻的或是突然中断,那心里就打鼓。要是轰轰烈烈直冲云霄,那满脸挂着的都是花一样的笑。

下面举两个我身边的例子。

一,我婆婆去世那年,大年三十晚上我公公开始接祖,接祖送祖时要烧一些冥币,燃放鞭炮。我们家一挂大地红突然中断了,公公叫再燃一次,然后鞭炮才放完。当时我们家人都认为婆婆这年去世的,鞭炮断了就断了,没放在心里。可是第二年正月完,公公就不舒服了,到农历二月份公公过完生日的第二天就去医院住院,一个月后公公就走了,距离婆婆去世,两人相隔三百五十天。

二,一天晚上我快下班的时候,突然巧遇一个老同学,在学校的时候我们俩坐前后位,因为时间关系,他长话短说,他离婚已有三年了。因为我们很多年不联系,也没听别人说过,突然听他这么一说,我差点惊掉下巴。他们两人也是老同学,到高校才谈的恋爱,毕业后双双起飞在同一所学校,很好的一对璧人,育有一子。怎么说离就离了呢?令人唏嘘不已。

再后来他在微信里(巧遇过后就加了)说结婚那天,几辆婚车在鞭炮声中开动时,鞭炮突然中断。两人都是教师,又年轻,当然不介意这样的小小意外,家人们也只能把七上八下的心按下不表。

十七年过后,夫妻两人开始争吵到打闹,直到两人分道扬镳,他才想起结婚那天的鞭炮突然中断,早就预示两人不能白头偕老,而他的家人们才说出当年鞭炮中断时,心里就有了一个忐忑的结。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都是无稽之谈,鞭炮可能也很委屈,自己成了背锅侠。其实并不是它造事,是人们误解了它。它背负热闹的使命,同时也背负提示的使命,这种使命可能是上天赋予它,也可能是保家仙赋予它。它背负着使命,只能尽自己绵薄之力给主家一个提示,可是人类大多不懂它的意,包括我在写这个故事之前,小区人家办喜事没有它的吵闹,我还在感叹,鞭炮的后半生不得踏入城市半步,也是好处多多,人们也不必担心它中途造事而忐忑。误解了。

直到我问度娘,才知道懂它的高人还是懂它的意,并能根据它的提示给了化解方法。

下面是摘自度娘引荐的高人给的化解方法,供参考和收录:

“如果遇到鞭炮在燃放中途突然不响,可以用七枚硬币,其中要五枚银色的,二枚金色的,什么面值的硬币都是可以的,将这七枚硬币一起丢在未燃尽的鞭炮或鞭炮燃过后的灰烬上,就可以化解所有的不吉”。

“如果不能及时找到合适的硬币,可以找与六有关的纸币,例如六角、六元等,按照上述的方法丢在未燃尽的鞭炮上即可”。

现在的城市多如竹笋,鞭炮想再次进军城市可能性不大,城里的年没了年味,没有鞭炮是一个原因。不过土着的城市居民不多,很大一部分流动城市居民来自农村,就冲着过年有年味,他们彼此相约,过年时还是回农村的多,骨子里他们喜欢放鞭炮来迎接春节,热热闹闹,红红火火,要多惬意有多惬意,所以鞭炮的后半生它的用武之地还是在广阔的乡村。

不管身处何地,了解一点,慎之懂之,就能化险为夷,趋吉避凶。

上一篇:吕平的机缘

下一篇:一个会画饼的男人

请勿长时间阅读,注意保护视力并预防近视,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