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拐的表妹
亲历故事返回首页
曾看了丰县被拐女孩的事迹后,我想起了我的表妹秀,一个忠厚善良的女孩,她曾不幸被拐卖过,所幸的是买家是个良善人家,日子过得虽清贫但有情有爱。
秀是我大姨家的二女儿,她一出生就不被大姨家待见,大姨,大姨父,包括秀的爷爷爷奶奶,都有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那思想接近病态,秀出生在这个家庭,家里到处弥漫着嫌弃的气息。
都说母爱是伟大的,但不是天下所有的母亲都配对母爱伟大这个光环,至少我认为大姨不配。
秀一出生,大姨就忙着托亲嘱友的,想把秀送人,她想自己有个女儿,再养个女儿,俩个赔钱货多不划算,养着既多余又是累赘,不如送人少养一人,往后日子不但清静些还可以继续生,说不定下胎是男孩。
可能秀与大姨家缘份重,一直到秀十二岁,大姨还是没能把秀送走,不是没人家收养,而是介绍人都不愿介绍,鄙夷大姨和大姨父的作为,又不是家境不好过养不活,又不是娃多了,总想着送人,自已身上掉下来的肉,自已不晓得珍惜和疼爱。
为此,姥姥,姥爷,舅舅们总在数落大姨,说大姨不该老想着把秀送人,应好好善待秀,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块肉。
秀是听着大姨念念叨叨想把她送人长大的,童年自然过得暗淡无光。吃剩的,穿捡的,那时大姨家家境在村里还可以,可就不知咋的,大姨和姨父买新衣只给秀的姐姐和弟弟买,从不给秀买,说什么新老大,旧老二;老三是男孩,要穿男孩的衣服。从穿到吃,自始至终都忽略着对秀的爱,秀唯一的存在感就是大姨命令她做事的时候。
无视,冷漠,忽略是可怕的隐形杀手,特别是在孩子的成长期,缺爱的秀天生内向,继而变得懦弱,胆小,偏偏又不是那个会喊会叫的孩子,逆来顺受习惯了,造成了她自卑,内敛,敏感的性格,更习惯于独来独往,经常是一个人独守着孤独。
其实哪怕父母一份微小的爱,一个细小的动作,秀就会感动得鼻涕泪流的,可大姨,姨父的爱,只给了秀的弟弟,他们认为秀饿不死,冻不死就行,一个孩子。如果连父母都吝啬不爱你,那就好难在爱的光环中成长,注定卑微行走。
命运发生改变,是在秀上初中时,初一暑假,大姨嫌家里三个娃太烦,就叫姨父把秀带到工地上去住段时间。
姨父在武汉的一个工地做事,秀去的那段时间巧逢工地繁忙,也不知姨父咋想的,你忙你的,秀在工棚里闲她的,互不干扰,也挺好,可姨父一回到工棚,看见秀闲着,就嘟囔秀不该呆在工棚里,该出去转转,记住这个地方就行,又不是不识字。
可能姨父是想,秀好不容易从家乡来武汉一趟,急于想分享武汉市内的热闹和繁华,自己忙又不能作陪,就让她多出去转转看看。
有时姨父上晚班,也劝秀晚上出去逛一下,秀不想去,主要是不敢,又是夜晚,又是陌生的城市,秀这点安全意识还是有的,粗心大意的姨父忽略了秀的安全,居然拍着胸脯着,你好歹读到了初中,认识字,走不掉,省城没坏人,到处是警察,不见不了,你啊,就是裤子包的,胆贼小,这工地附近有公园,不知道有多热闹。
姨父一激一摧的,秀就每晚就在附近公园逛了下,大约半小时,等姨父上班就回。
后来姨父回家有事,就把秀带回来了,但那几晚上的闲逛,为秀后来失踪埋下了隐患,成了秀被拐的导火线。
那是九月里一天的周末假,同村里的同学大多陆陆续续回家了,就不见秀的踪影,大姨起初还很淡定,后随夜幕降临,仍没有看见秀的半点影子。
这在往常是不可能的事,大姨慌了,找到学校,学校没人,校领导也着急,找班主仼,找同宿舍的人,都说看见秀出了校门,有的学生还看见秀在离学校不远去看见秀和一中年男的说话,同学以为是秀的爸爸,都没在意。
那时网络不发达,到处没监控,不见一个孩子就像针掉进海里。活生生的一个孩子就这样莫名其妙的不见了,大姨和姨父报了警,警察也没撤,说有消息就通知大姨和姨父。
毕竟是养了十四年的孩子,大姨和姨父失落了好一阵子,也找了好久,最坏的传闻是有可能骗山里去了,因为那段时间,总有空穴来风说贵州那里的大山里缺媳妇,好多女孩被骗大山去了。
其实我和秀接触得多,也了解得多,秀虽孤僻,内敛,并不是轻易就受骗的人,她还是很聪明的也有警惕心,我也纳闷,秀怎么被人骗了呢?
事情过去二十年后,在网络及网友和警察的帮助下,秀找到了,是秀的老公主动联系这里的警察,这时秀此时三十四岁,一儿一女,儿子十五六岁,女儿十岁,因为在大山里生活,经济条件差,三十四岁的秀看起来像四十多岁,人又黑又瘦,但精神挺好,还是那样话少,不爱说。
亲眷们都吱吱喳喳的问秀咋出学校人就不见了呢,秀忧伤的回忆说,秀在武汉时,本不想出去逛,姨父天天叫她出去逛,后她认识了一位和姨父差不多年龄的男的,人随和亲切,主动慢慢和她搭讪,这男的说和姨父一个公司,她先不信,那男的说了公司几个经理的名字,她信了,因为姨父经常在她面前和工友们说经理全名。
那天她放学,那男的在校门口对她说,姨父在工地出了事要见她,叫他来接她,她起初有点害怕跟这陌生男人走,有点怀疑事情的真实,那男的焦急的说是真的,你想想,你爸托了我,没托我,我哪知道你在这儿读书,武汉那么大,没准确地址,我是找不到的,你要相信我。那男人见她在犹豫,急得满头大汗地看看表说,再不走赶不上车,你爸都快奄奄一息,你总不能不让他见最后一面吧,其余同事接你妈去了,说好八点在县城集合。秀听他这一说,急得哭起来,她急着担心姨父的安危和病情,就没有太多的顾虑,火急火燎的上了那男人的车。
没想到那男人的车就是一贼船,从此改变了秀的命运。等她苏醒来时,她就睡在大山里一户人家的炕上。
秀说,那里山好大,连绵起伏像是与天际相接,每个山坳里两户人家,深夜里总感觉鬼哭狼嚎声,她好害怕,日夜的哭,家里就两个老人和大她很多的一个男人,看见她哭就不知所措的望着她,安慰她,叫她忘了过去,重新适应这里生活。
后来她才知道自己被那男的以八千块钱的价格卖给了这户人家,她想逃走,可走也走不了,四处都是山,而且每走一处仿佛都有人跟着。
虽然山里贫穷,但那户人家对她很好,特别是她婆婆,待她像亲生的样,她婆婆说,她原先有个女儿和她一般大,后病世了,看见她就像看见她女儿样,自己就不再痛苦,真心把她当女儿看待,好吃好喝的招待她。
她婆婆又说,既然把她当女儿看待,等她满了十八岁,尊重她的意见,如果愿意和她儿子结婚,就结,不愿意,权当买个女儿,就嫁出去,绝不勉强和为难她。
她男人是个老实忠厚人,对她很好,也许爱和温暖能感动人,对于缺爱缺温暖的她来说,丝丝爱就犹如照在冰窖里的阳光,慢慢的融化内心的疆硬,打动着她柔弱的心,那男人若有一个馒头会全部给她,无私的爱着她,亦兄长般的呵护她。
慢慢的她到了十八岁,内心世界被这户有爱的人家打开,让她感受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就是彼此心里有你,有那么一瞬间觉得,在这户人家,人与人之间往来不是你命令我执行,心和心的交流是累也情愿,穷也愿意,后来她自愿嫁给了这个男人,日子虽然贫穷但很温馨。
公公婆婆对她也很好,很珍惜她。秀说:说内心话,大姨,姨父从没这样对过她,她在公公婆婆那里享受到了母爱和父爱,所以在山里二十年,虽然有时很想念家乡,想念大姨,姨父,姐姐及弟弟,但公公婆婆就用他们的爱来冲淡她的思念,所以在山里二十年里,她前两年过得有些痛苦,后来痛感在她们的爱的照射下慢慢消逝。
姨父听完秀的讲述,哽咽着说,那会儿,经理的名字都会贴在工地的办公室门前,那男的是别有用心的行骗,并且掉着线跟到秀的学校来了,秀的学校离市里二百多里,那些人贩子,为了钱真是花费精力,想尽心思,不择手段。
秀说,小时候总听见大姨说想把她送人,她起初还以为是大姨把她送给了这户人家,有些怨恨大姨和姨父。她婆婆说,不要误会你爸妈,这个人贩子经常往这山里卖女孩,山里人稀缺媳妇,只要有人买,出钱合理,不会问姑娘的来处。后来她就不怨恨大姨和姨父。觉得自己失踪让大姨和姨父担忧了。
互联网逐渐完善和普及后,她便把想看大姨大姨父的想法告诉了在外打工的老公,她老公很支持,便托工友在网上找。就这样,骨肉分散了二十年又重逢了,幸而秀把家乡的地址烙印在心底,也幸而秀的老公深明大义,他憨笑着说,我也是有儿女的人,我理解骨肉不能见的痛苦,不管过得好不好,活着能见就最好。
大姨姨父和秀见面后,希望秀一家四口在这里生活,总比大山旮旯里强,秀的男人听从秀的意见,秀不同意,她说若大姨姨父实在要她在这里生活,也要等她把公婆伺候走了再说,她说她要报公婆的恩,想当初附近村里被买来的媳妇受虐待,唯她在公婆那里像个宝样,别人都挺羡慕她,做人不能忘了本,报完公婆恩后再回来报父母恩。
大姨一再挽留,秀笑着说,妈,我从小你就希望把我送走,别留恋我,就当你那时把我送走了,我虽然过得贫穷,但很快乐,一家人相亲相爱比啥都强。
大姨泪流不止,大姨父沉默,心像猫抓般难受,他难过的是他的女儿因为担心他的安危才上了人贩子的套。末了,大姨在秀的包包里偷偷地塞了一些钱。
秀来电说,这些钱她帮大姨,姨父存着,将来连本带息还给大姨,等公婆去世了,就回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大姨和姨父一提起秀就感动得流泪,内心百感交集,想着自己三个孩子,在秀头上总是忽略,从没好好的待见下秀,秀的这份孝心让他感叹,越是没被待见的孩子越善良越有孝心,想想自己从小含在口里怕化了,吐出来怕融了的儿子,他阵阵叹息,除了索要钱时言语亲切下,纯属养白眼狼。
的确,有的孩子是来讨债的,有的孩子是来报恩,讨债的你对他倾其所有,他认为是理所当然,报恩的,你对她再不济,她也会记住十月怀胎及养育之恩。
上一篇:用尽生命还债
下一篇:一场自毁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