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胎为牛还债的邻居
亲历故事返回首页
老刘和老王是邻居,老死不相往来的那种邻居。
这梁子啊,是二十年前结的,那时的老刘还是小刘,老王还是小王。
有天小刘到镇上去赶集,碰到隔壁村的媒婆李嫂,李嫂对小刘说,她给小刘隔壁的小王说了一个姑娘,约好哪天在镇上餐馆见面,麻烦小刘回家和小王说一声,省得她往他家跑。
那时通讯不发达,有啥事都是传口信,重要的事发电报。
小刘听后,头点得像啄米鸡:“李嫂啊,放心吧,这么重要的事我会转告给小王的,犯不着你再跑一遍。”
哪知,小刘回家后,心思就歪了,相亲那天,他把自已打理得油光可鉴的,冒充小王,去和那姑娘相亲。
这一相,俩人就相中了,小王知道此事后,心里就对小刘产生了膈应,见到小刘,鄙视感油然而生,压根不想搭理小刘。
小刘知道小王心里有膈应,但他不在乎,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在小刘眼里,这世上不存在公不公平,一直都肉弱强食,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命运本就对他不公,他出生就是孤儿,小王出生就有父有母,有爷有奶,一大家子人爱,他认为他若不学会投机取巧,耍耍手段的争取,老天爷是不会眷顾他的。
小王是五年后才讨上老婆的,老婆虽腿有些残疾,但人和小王样,勤劳,老实,本份。
小刘婚后,媳妇陆续给他生了俩儿子,简直把小刘乐坏了;小王婚后得了俩闺女,虽然小王也爱,但走出走进总有种闷闷不乐,小王媳妇看在眼里,叹息在心里,她理解小王的苦。
农村人虽大多是重男轻女,但各吃各家饭,各扫门前雪,别人才不管你家有没有儿子,可小王的邻居小刘就有些过份,对小王不是含沙射影的讥讽,就是指桑骂槐的嘲笑,更过份的是,他的口头禅,他养儿子是给自己养,养女儿啊纯属帮别人养。
反正响屁,闷屁,小王是吃了小刘的不少屁,吃得自已都感觉在他面前矮化好大一截。
村支书看不过眼,偷偷的对小王说,多挣些钱,让媳妇养好身子,明年准生的指标下来,我给你家安排一个,别垂气,女儿女儿,有女就有儿。
村支书的话应了,果然小王老婆给小王生了个儿子,把小王乐得团团转,但小王明白,村支书帮了大忙,小王对支书感恩戴德,说这份恩情他记在心上。
小刘傻眼了,虽然收敛了他的明嘲暗讽的嚣张。但却没收敛他的仗势欺人的架势和投机取巧的心思。
转眼间小刘俩儿子长大了,小刘变成了老刘,儿大屋小,老刘想建房。
可他寻思着自已的地基有些小,左边是塘,后面是山,没发展空间,只能往右,右边是老王家。
老王父母在老王小时就开荒了一片菜地,菜地靠着老刘家,足够做二间大房,老刘垂涎了,要是弄来做房子,可该多好啊。
可这大一块菜地,又不是小件,可偷可抢,平日里跟老王家不说话,这会儿去商量换地,他同意么?老刘暗自想完后,转头又说,“呸,这是傻主意,换地不是他的作风,换还感觉自已吃了亏,不划算,得白占。”
可平白无故去白占,难以服众啊,得用点手段和心计……
老刘眼睛骨碌一转,计上心头,逮着机会,老刘豪迈的敲开老王的门。
虽是老邻居,但二三十年没说话,老王见老刘笑面春风的,很是意外,平日里受欺受惯了,这么老刘态度来个三百六十度的转弯,自已还真有些受宠若惊。
老刘也不含煳,开门见山的说:“老王啊,村里马上要来俩教导员,想着村里没好的住处安排,决定把你的菜地让出来做两间房,这是村支书的主意,让我转告下。”
老王这座村为山村,四面大山连绵起伏,上面为了村里早日脱贫致富,就号召村民开荒山种板栗,但大家不会种,嚷嚷没经验,申请上面派人指导,上面也一直没回话。
这么回话了,老王一听,拍手说这是好事,早日脱贫致富,为村民着想,牺牲点地又何妨,只是需时间证实下事情的真实性。
老刘把胸脯一拍,难道你还不相信我队长的话。老刘那年把媳妇的侄女介绍给村长的儿子,自已因此也当上了队长。
老王犹豫了一会,说等村支书回来再说吧。村支书的老婆是四川的,丈母娘不在了,俩人去奔丧,这来来回回要得十来天。
老刘猴急了,他自认为这是天赐的好机会,刚巧村支书不在村里,再逢这样的机会就很难。
于是他一软一硬的施“魔”法,说他违背村里的意愿是违法,于理要坐牢,说他有儿子是沾村支书的光,不是不能生,即便生了也要罚款,这份情于情于理该报答村支书。
老刘一遍遍游说,晓之动情,情之动理。
老王经不得他一煽,就同意了,老刘拿出自拟的协议书,黑灯瞎火的,老王在自愿给予,事不反悔,这一栏签上自已大名,按了下手印,老刘章一盖,交易完成。
第二天,老刘火速的进一批砖就往老王菜地里一堆,堆在绿意盎然的菜上就像堆在草上毫不留情,堆得老王心泛起阵阵的痛。
几天后,老王才知老刘骗了他,借村里名义,是给自己盖房,老王找老刘评理。
老刘掏出协议书,义正严词的说,你看清楚,是你自愿的。原来老刘纂改了协议,与村里无关,纯属老王自愿,如想收回后果自负。
屋也搭了,这拆屋还基那有这道理啊,即便有,这大一笔损失付得起么?但受老刘欺骗,又觉得窝囊,自己吃的菜也要靠买,一家五口,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当初是为了偿还支书的情才硬着头皮签的字,这下好了,情没还情,反招小人算计,找谁评理,村长和他蛇鼠一窝,村书又不在家。
向村民诉说老刘的奸计,村民反而戏谑老王:“老王啊,你是不是一直惦记着老刘媳妇,摸了人家一把,让老刘逮着把柄,然后让地息事啊,要不然,种得这好的菜地一夜之间就让了。”
村民们越哄越起劲,更是搞得老王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这瘪亏啊吃得比窦娥还冤。
好在支书回来了,知道事情来弄去脉后,强力要求老刘拿地来换基,不然就要在上面告老刘以官欺民,揭露老刘的丑陋行为。
无奈之下,老刘把离自家最远的一块地给了老王,老王也不在意,远就远吧,有一块总比没有强。
老刘表面给了,心里不服,总认为是老王怂恿着支书出面,他一直认为老王是软蛋,却料想不到老王倒利用支书压他,这么吃柿子赶软的捏,他奈何不了德高望重的村书,一个小小的老王,他是亦如反掌的。
老刘朝老王屋这里瞄了一眼,露出了阴险的笑,心想,我的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
次年,老王在老刘给的那块地种了上油菜,可奇了怪了,只开花不结籽,其余地里都开花结籽,就这块地不结籽。
村支书好奇的问老刘,他以前遇到过这种情况没?老刘酸熘熘的来了句,以前没有,估计是他良心不好,招报应了。
村支书悻悻的走了,可村支书那里知道,是老王下完菜籽后,老刘有天夜里偷摸到地里,打了一种药,让油菜只开花,吸引不到蜂蜜授花粉,所以不结籽。
这个秘密是老王媳妇发现的,那天她在地里帮忙种完菜籽,回家吃完晚饭,躺下后,才发觉自已有件背心掉在地头了,想着九月的天早晚还是有些凉,明早还要穿,她便起来一颠一崴的颠到地里,不远却看见老刘背个药箱,鬼鬼祟祟从他地里钻出来,她便找一棵树闪开了。
借着月光,她拿着背心时,有股淡淡农药味,她没在意,以为是露水,再前思后想,是老刘打的药,他们家有多心痛,老刘就笑得有多得意。
老王媳妇没把看到这一幕告诉老王,他怕老王愤怒了,会用命拼,狗急都会跳墙,人软弱但不代表没暴发点,暴起来绵羊变雄狮,受欺受了一箩筐,本来日子就紧巴,再加上这接二连三的破事,又亏财,又费精力的,地占了,菜没了,投资的油菜地不开花,竹篮打水一场空,任谁也想不通,不好过。
老王老婆只得安慰老王,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心态放平和些,慢慢来,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善恶终有头。
老王老婆安慰完老王后,心里又暗暗骂老刘,这个挨千刀的,捏我家喉咙,人在做天在看,人横天记帐,活着是个人,死了变畜生,变个畜生还我家的债。
没想到一语中谶,十年后老刘病重,就在快要逝世的前夜,老王家养的母牛正在待产,生了几天没生出来,急得老王夫妻团团转。
突听见隔壁传来嚎啕大哭声,老王悠悠的说,估计是老刘过世了,老王老婆一抬头,瞥见一个影子从院门闪进来,直接走进牛栏里,那背影像极了老刘。
不一会,老王高兴的说,生了,生了,小牛出生了。
只有老王老婆知道,这小牛怕是隔壁老刘脱的胎。
俩夫妻到底心善,精心饲养了一个月后,把小牛卖了,因为想着是老刘投的胎,总觉得不好意思使唤,毕竟以前老刘是人的模样。
上一篇:死了还要争
下一篇:算卦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