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贤妻如有宝地
亲历故事返回首页
很久以前,有一村有两姓村民:村东姓吴,村西姓余。中间有一个条小河做界限,河上有座小桥可通往。
话说姓吴主持人和一风水师约好第二天来家里商量风水事宜。
却不料,第二天村里需要吴主持一早出门办事。那时奈何不能像现在可以打一电话告之对方,于是吴主持对其老婆说:“等下有一风水师来,你告诉他我出门办事了,让他坐坐,我很快回来。”
吴夫人听完不吭声,心里却嘀咕:我可没有那闲功夫烧茶水。
约莫半个小时后,一老者果然来了,吴夫人看他身穿旧蓝洗白的对襟衫,个子又不高,一点都没有想象中的大师风范。
心想:莫不是个骗子?
老者上前询问:“请问,吴主持在家吗?”
“不在,不在。”吴夫人一脸不耐烦地回答,并且没有一点请客入门的意思。
老者只好调头离去。行至桥头,他想了想,既然来了,还是过桥看看余主持在不在家吧。反正此村的风水地形已经摸好,就看花落谁家了。
走到余主持家门口,余夫人听到声音就马上出来迎接,“哎呀,您是那个风水大师啊,我经常听老余说起您。”余夫人边请大师进门边说道,“前两天老余还说可惜没有约到您,今天来了可要好好聊聊。”
大师进门坐下,余夫人连忙泡茶,然后麻利地端上米糕饼,“您且坐着,我家老余很快就回来的哈。”
大师一喝完两口茶,在一旁的余夫人就马上斟满,并不停地招唿大师吃饼。方形的米糕饼有点粗,又干(这是那时风俗特有的点心,没有怠慢的意思),吃了只能不停地喝茶。
余夫人不断地烧水冲茶,时不时和大师聊几句,眼看快晌午了,老余还没有回来,她趁着到厨房烧水的空隙把米也下了锅,和大师聊天的同时把豆角也摘好。
大师见时间差不多了便想离去,站起身说:“我还是先回去了,下次再来......”
“别!老余马上就回来了,您再坐坐,再吃一口饼。”余夫人连忙阻止大师,“快要到吃饭的时候了,老余肯定会回来吃饭,您等着我,我炒个菜。”
大师看余夫人那么热情,也不好拒绝,想着就再等等吧。
等余夫人把饭菜弄好,也不见老余回来,余夫人一边摆饭一边说:“他肯定在路上了,来,我们边吃边等。”
余夫人不停地夹菜给大师,特地蒸的一盘池鱼干几乎都到了大师碗里,“鱼有刺,您慢点哈,慢慢吃,老余的饭菜我已经留出来了,我们放心吃。”
这顿饭吃完又一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老余的踪影。大师吃多了鱼干口渴,只能坐着多喝茶。
几杯茶水下去,大师感觉好点了,就想着回去。
这时余夫人说:“哎呀,我的花生种子还没有剥完,我去叫一侄子过来帮忙,大师你帮我看着点,等下老余就回来了啊。”
吃人嘴短的大师不好拒绝,只好坐着边剥花生边等。而余夫人找了个能说会道的侄子,期间三人天南地北的说个不停,茶喝了又喝,饼吃了又吃,花生倒是没有剥几个,因为余夫人醉翁之意不在花生。
终于,老余在太阳下山之前回来了。大师很是松了一口气,“本来此事已经约了老吴的,可是看在你家夫人热情款待的份上,我就失约一次。”于是便把风水位置告诉了老余。
“好的风水要交给相信它的人,有时候信念决定结果,我相信你家夫人能给大家带来好运的。”
老余听完开心的不得了,连夸他家这位贤内助。
而老吴那边呢?老吴紧赶慢赶倒是在吃中午饭时回来了,一问才知道其老婆没有挽留人家,气得大骂起来。
“你这个头发长见识短的,你知道我找了大师几回了?现在人家好不容易看好了地形,你居然这样不待见!迟早有你后悔的时候......”
果不其然,第二天便看见余家主持带着几个青壮年上山了。老吴只能坐在家里唉声叹气。
吴夫人看不过去,“不就是一块风水地嘛,有什么了不起的?值得你这样子。”
老吴摇头,“哎,对牛弹琴,说了也白费劲,你就等着长命来看吧。”
结果,真的应了老吴这句话,吴夫人看着余姓村民慢慢人丁兴旺,发财致富,到她九十八岁还一脸懊悔地总结出一句:“同样的事情,姓余的运气就是比姓吴的好。”
而每当说起这个故事时,姓吴村民就会叹息,而姓余村民则会感谢当年余夫人的努力争取。
至于事情是真的如此,还是一场巧合,我就不知道了,且当一故事听罢了。
又或许,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个个都像余夫人那样目光长远,精明能干,何愁不富呢?
上一篇:秃尾巴老张
下一篇:俊生说媳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