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是否可以改写
亲历故事返回首页
1
了凡先生少年时因为父亲早丧,在母亲的劝说下准备弃学从医。偶遇了一个长须飘飘,仪表堂堂,仙风道骨的老先生。老先生对他说:“啊呀,你这个后生崽,是个当官的胚子,日后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明年就能考中秀才,为啥不继续读书呢?”
了凡先生说明了原委后,老先生说:“我帮你算一卦哈,嗯,你明年县考名列第14名,市考名列第71名,省考名列第9名。”了凡先生第二年去考试后,真的一模一样。
了凡先生和母亲从第一次的将信将疑,到第二次的半信半疑,第三次吻合后惊为天人,五体投体。紧赶慢赶的地请老先生算了凡先生的流年命运。
老人家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小得意的,遂算道:你某年能考上大学,某年能上公费研究生,领多少津贴,某年能读上公费博士,某年能当四川的县长,干上三年半就差不多得回家了。五十三岁那年的八月十四日丑时寿终正寝,可惜的是,命里没有儿子。
了凡先生听后,一定和现在的我们一样,觉得老头儿实在太牛逼,连和这个世界说再见的时间点都算得如此准确,简直生无可恋了。了凡先生把“天人”的话都一一记录下来,并且牢记在心。
日转经年中,也确实如老先生说的一样,如愿考上大学后还考上了研究生。不过,领多少研究生津贴后可以上博士,这点可不太准。教育厅长看中了凡先生,往上面打报告早点提他上博士。了凡先生暗爽过后开始犯嘀咕:看来老先生也有算不准的时候啊。没来得及动摇思想,厅长调走了。老天啊,这不就是天意嘛。一朝天子一朝臣,提博士的事儿黄了,等到换了主考官,了凡先生才上了博士,研究生津贴前前后后加起来,和老先生算的一模一样儿。这下,不由得让人深信不疑啦。人生已是这样,还奋斗个屁,干脆躺平算了!
上北京大学研究生前一年,了凡先生每天都在北京城练习打坐冥想,书也不看字也不写,整个儿放空。即将入学前还抽空去了趟栖霞山拜访了云谷禅师,干了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儿。无欲无求地和禅师对坐了三天三夜,没有饿晕没有打呵欠没有上厕所,自动调成低功耗节能模式,搞得禅师都快要自愧不如了。这才练了一年,定力实在太了不得哒。
云谷禅师颇为欣赏地说:“您这都到圣人的境界了,怎么做到的?”
了凡先生懒懒地回答:“您太瞧得起我了,不过是因为我的流年已经被算死了。什么荣辱生死,是非成败,都有定数,没必要痴心妄想罢了。”
云谷禅师听后爽朗地哈哈大笑,“我本来认为你是个英雄豪杰,没想到却是个俗物。人怎么可能没有痴心妄想呢?只有普通人才会有定数,大好人和大坏人,都不能定数束缚他们。你这二十年都被算到丝毫不差,妥妥一枚凡夫俗子啊。”
了凡先生非常震惊:“莫非,这定数还能够逃脱不成?”
云谷禅师指点了凡先生了几点,与大家共享。
1,命由我作,福自已求。一切福田,不离方寸。
大白话就是:人要有梦想,并且有为梦想付诸行动的能力。多行善积德,多反躬自省,多向内心求,别一味地怼天怼地怼人。
2,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就是说要有勇气和过去割离,只有不沉迷在过去的人,才可能获得新生。
3,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意思是老天作孽还能躲避,自已作孽就无法饶恕了。起心动念之间,善恶已成。
4,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这句话大家都懂,多做好事有福报呗。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了凡先生在云谷禅师的点拨下,关闭了二十几的清心寡欲,心如止水的“丧”模式,正式开启改运换命的积极人生。不得不说,有强大自律能力的学霸认起真来,简直是太可怕了。
在三百多年前,了凡先生就已经应用PDCA循环和SMART原则管理自已日常了。不但每天记录做好人好事和自已言行不当的地方,还有汇总,有分析,有反省,第二天再纠正改进,真正做到了每天进步一点点。
后来人生一路开挂,不但登科及弟,喜得麟儿,74岁才寿终正寝,活成了妥妥的赢家。
下面这个细节特别让我忍俊不禁又莫名感动,原来,做好事可以成“瘾”;原来,神仙也会耍”奸滑“。
了凡先生得了儿子又做了县长,就发愿要做一万件好事。老婆心中惴惴不安,日日愁眉不展:这天天坐在衙门里头,何年何月才能做够一万件好事呢。
有天晚上,了凡先生做了个梦,梦中向神仙吐槽业务目标定得太高可能完不成了,神仙就点化他:“你啊,真是太实诚了,这天灾年间,利用手中有权力为县民减免钱粮,一件就能抵一万件啊!”
PDCA循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
smart原则:分别指的是specific(具体的、明确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chievable或attainable(可实现的)、relevant(相关的)和time-bounded(有时间限制的)。
2
前儿晚上和先生聊到侄子在参加高考,若我们第一胎没拿掉,现在也该参加高考了。
女儿插嘴说:”妈妈,你生我生得太晚了。你们都四十几了,我才这么点儿大。要是早点生我就好了。”
先生就说:"如果早点生你,可能就不是你啊,可能是另外的哥哥姐姐了。”
女儿马上回答:”不管怎么,都是我。只是我在妈妈的肚子里发酵的时间太长了。”
顿时五味杂陈,这孩子得有多执着啊,那么想认定我们做父母;又暗自庆幸,幸好自已在那些年也争了一争。
20岁那年,偶然听我爸说起我干妈老爹算命挺准的。此后,我就开始留心干妈家的外公几时来。不负有心人,外公一来,我就略带期待又略有犹疑地请他帮忙算命。外公又是翻书又是看手相又是拿尺子比划脸部,一顿折腾下来,我心里就当好玩了,回去也没和我爸妈提起。当下想的是:依葫芦画瓢而已,也不见得有多厉害嘛。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的人比比皆是,莫非命都一样?
人是很奇怪的生物,就算当时认为是"屁弹琴“,等真遇到事后,就会不自觉想起、不自觉犹豫,不自觉忌讳,不自觉遵从。比如:外公说千万不要给任何人看手相,我就轻易不敢将手掌示人;外公说不要找比自已小的对象,尤其是同年的。当遇到年龄比自已小或和同龄的优秀男子,就会不自觉地生出退却之心。
从来不敢放开手脚去爱,内心戏却很丰富。太痴的,让人窒息,太淡的,叫人不安;城里的,怕被嫌弃,离异(年纪越大越选择空间越小)的,怕被麻烦;帅的,担心是中央空调,丑的,又下去手。甚至会戏精附体,如果我只是想不咸不淡地和某人谈个恋爱增长点经验值,对方却当了真,搞出个纠缠、毁容的结局,如何是好?如果一不小心怀了孕(那时候不懂有避孕这种东西),生又不好生,嫁又不想嫁,岂不陷入两难的境地?还是不要冒险的好。对这种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的人来说,毫无悬念地成了大龄剩女。
我曾在婚后无数次畅想过,若当年嫁给XXX,人生将是怎样呢?最后的答案都是:如果回到那个时点,我依然不会选择他们。因为,我当时的见地决定了当时的选择,连理由都会别无二致。所有看起来的错过,其实都不是错过,多数是因为当下不如意或不满足而生出的幻象。
28岁那年,兰婶子介绍了同酒店工作的先生。当先生下车向我走过来的那一刻,脑中迅速闪过一个念头:我会和这个人结婚。绝不是一见钟情,也没有怦然心动,就那感觉。
又应了外公算的:28岁后才会动婚姻。先生是岳阳人,相对于湘中来说,的确是北方,再次吻合。
三个月闪婚,结婚怀孕,效率还是很高的。可惜的是,先生那时候并不太想要孩子,吃了紧急避孕药也没避成孕,孕娠反应比较严重,家人和几个不同医院的医生都建议与其生个痴傻儿还不如拿掉。内心十分惶恐和纠结,因为外公说我命里只有一个孩子,如果拿掉从此没有怎么办?斗争了好久,最后还是决定拿掉。
做人流的那天早上,天色有些阴沉。先生和妹妹陪我去职工医院做手术,接待我们的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医生。老太太个儿不高,没有太多寒暄就将我领进了手术室。医生问我手术要不要麻醉,我说不需要。不是勇敢,也不是为了省钱。一来没有预见到能有多痛,二来担心睡过去了被宰成啥样都不知道。上了手术台,看到那长长的手术钩,心里发憷。可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痛还能忍,不能忍的是痛了半天听到医生说:“咦,怎么找不到?”
我连唿:“太痛了,别找了,不流了!”
医生说:“再忍一下,找到了。”
术后还给我看了盘中小小的绒毛组织。
人生就是这样,轻易舍弃掉的东西,再想拥有,难度系数可能是呈几何级数增长。上天狠狠地教训了我们,让我们在近十年间受尽了求子(另开一篇)的苦。
还好命运最终眷顾了我们,让我们拥有了个女宝宝。虽然与”有而且只有一个儿子“略为相左,却合了先生的心意,无限感激。
我妈过来陪我待产期间,狠狠地表扬了我:坚持不收养,不放弃希望。并告诉我,在我24岁那年,她偷偷找后山跛脚谢裁缝去帮我算了一卦。这简直是太颠覆我的内心了,我妈可是始终对一切唯心主义持有疏离感的人哪。
她说:谢裁缝说了,这姑娘婚姻动的晚,能找个性格不错的伢子,位于北方。能赚钱也能花钱。命中有且只有一个孩子。
大道五十,天定四十九,留一线给人争。就看人没有这口心气去争。争,不一定有,不争,一定没有。
我从来都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仅有的一次算命,已让我见识到了语言的强大。为什么说命越算越薄,就是因为多数人受到不好的暗示后,越来越容易困囿其中,越来越消极,越来越认命。
只要在闲谈中提到小孩子初学步,我爸一准会用有点傲娇有点惊讶地语气说:我家大娇从来没爬过,抬起腿就开始走路,而且,她不象别的孩子一样走一步退两步,永远都是往前走。
彷徨将来,又执迷往昔,怎能过好当下?
堂堂正正做人,开开心心做事。不以穷变节,不以财易志。有人渡时,感恩;无人渡时,自点心灯。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提防之心;无论现下多么艰难,要坚信总有过去的时候。就算遇到不如意的事,要懂得跟自已说:我忍得了;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要懂得跟自已说:我撑得住;就算再伤心绝望,要懂得跟自已说:我看得开。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上一篇:烤火的女学生
下一篇:我的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