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妆是棺材
民间故事返回首页
清朝道光十三年十月初十,是江西德安西门杂货店掌柜融金昌儿子大婚的喜庆日子。只见融家门前张灯结彩,红绿相间,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一派热闹喜庆的氛围,这场面真是不一般。这一天,几乎全城的人都涌到融家的门前来看热闹了。他们想看的不是别的什么稀奇,而是新娘的嫁妆,听说融金昌儿媳妇的娘家嫁妆和别人的真的不一样呢!
融金昌那亲家叫萨有运,是城南门静安堂棺材铺的老板。早在两个多月前,城里的人们就听说,融金昌融老板给棺材铺的掌柜萨有运萨老板送了一封信,说叫他送些棺材到融家来,作为女儿的嫁妆。世界上有没有用棺材做嫁妆的怪事?人们只是听说而已,亲眼见到才是真的。所以这么多人聚集在融家门前,都是要亲眼见证新娘的嫁妆是否像某些人传言的那样。
中午时分,人们听到从南街传来鞭炮和唢呐声,知道是新娘子马上就要到了。于是大家都挤过去看了看,一下子全都惊惊呆了!只见新娘子乘坐的轿子后面,前来送行的人抬着一熘的棺材,大小共计五口。难道说那个融金昌是不是要疯了,或是脑子出了什么问题?这大喜的日子竟然让亲家送上棺材做陪嫁。
再看那融金昌融老板,一见那群人到了门口,他便迫不及待地迎了上去。他在那些棺材前拍了拍这里,又敲了敲那里,脸上洋溢着喜悦,测试了很长时间,然后他又命令抬棺材的小心翼翼地把棺材抬进屋里...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必须从头开始说。
萨仙草,也就是萨掌柜的女儿,可是百里之内有名的大美人。去年,萨仙草去曲云山游玩的时候,被融金昌融老板的儿子融子游撞着了,融子游立刻被萨仙草的惊艳之美迷住了。回到家中之后茶饭不思,满眼都是萨仙草的影子,他便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父亲。不料融金昌听后勃然大怒,说娶棺材铺老板的女儿做老婆的话,那可是招鬼进门呢!于是他便坚决反对。但是融子游并不甘心,偷偷派媒人到萨家提亲,结果还成功了。从那以后,融子游便经常私下和萨仙草约会。后来,这件事还是被融金昌发现了,一怒之下,他便把儿子锁在里屋,并派人日夜照顾兼看管。
不久,融金昌在村子的一个朋友的父亲去世了,要他在城里帮着买一口好棺材。融金昌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来到萨有运的棺材铺子。只见一群木匠正在忙着挖弄一堆木头,准备做棺材。他在刨过的木头上看到了一系列天然的水纹图案,颜色呈紫色,气味芬芳,融金昌看到这些的时候不觉震惊了。这时,萨老板从里屋出来,看见他便走了过来。赶紧上前说:“真是难得的客人!这是什么风把亲家给吹来了?”此时,融金昌并不反感那萨老板称自己为亲家,他的注意力正被那堆木头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面无表情地问:“萨老板,问一下你这堆木头哪来的?”
萨老板笑着说:“亲家为什么喜欢这种木头?老实说,这些木头是一个西域的和尚送给我的。”
“是真的吗?”听了这话,融金昌的心跳上跳下的。“为什么西域的和尚会送木头给你?”
原来是这样的,半年前,萨老板去漳州采购木材,路过人烟稀少的大山时,突然发现一伙歹徒围着一个老和尚,要劫财害命。由于萨老板从小就练过拳脚,见此情景,他立马冲了上去,拳打脚踢几下,就把那帮人打趴在地,因此那个老和尚非常感激萨老板。他听说萨老板开了一家棺材铺,要去漳州买木头,那个老和尚自称是西域人,想送些好木头给萨老板。果然,不久前有几个西域的小和尚来了,给他带了几十根厚厚的红皮木头。
听了萨老板的叙述,融金昌紧张地问道:“西域的那些小和尚有没有告诉你这是什么木头?”
“我听说……”萨老板想了想说:“听说叫香寿木。”
听到“香寿木”这几个字,融金昌当时差点晕倒在地。融金昌通常博览群书,他从一本古书上得知西域出产一种叫做香寿木的木材。这种木材生长在深山里陡峭的悬崖上,极其珍贵稀有。更奇特的是,床如果是香寿木做的,人躺在上面睡觉都会不生病。倘若用这种木头做成棺材的话,那尸体一千年也不会腐烂...早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多次派人到西域寻找香寿木,但始终没有找到。
而现在听了萨老板讲述这堆木头的来历后,融金昌欣喜若狂,恨不得马上把这堆木头据为己有。于是他想了想,对萨老板说:“萨亲家,我非常喜欢这木头的水纹,将来你女儿出嫁,你可不可以用这些木头做成棺材,作为嫁妆,陪送到我融家去?”
那萨老板可是一个爽快人,他并不知道香寿木的底细,所以他立马毫不犹豫地便答应了。就这样,香寿木做的棺材便和萨仙草一起嫁到了融家。
融金昌想尽办法得到香寿木的棺材后,他又请木匠把棺材全部拆掉,做成床、木箱、梳妆台等家具。正在这时,传来江西巡抚杜大人将于近期来德安视察的消息,于是他便打算将这套家具献给杜巡抚,以求得一个官职过过瘾,
过了一段时间,那个巡抚杜大人还真的来到了德安。当地的一些富豪和头面人物相继出现,争先恐后地举行宴会,巴结巡抚大人。自然,融金昌也不愿意落后,所以他邀请杜巡抚到他家,用最好的酒和食物来招待他。
宴会结束时,融金昌邀请杜大人到里屋,骄傲地指着新做的家具道:“大人如果喜欢的话,小的就送给大人了。”
那巡抚杜大人也听说过香寿木,当他得知这套家具居然是香寿木做的,他立即就惊呆了。
巡抚杜大人心想,融金昌这种商人可都是奸商啊,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给如此贵重的东西的。于是他说:“你把这么贵重的东西给我,不知道需要我帮你什么呢?”
融金昌愁眉苦脸地说:“杜大人呢,听说橡榆的县令刚刚离任,那个位子还空着呢……”
杜大人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便笑着说:“原来你也想弃商做官。这事好办,那此事就包在杜某身上了!”
那杜大人也很信守诺言,带着那套香寿木家具离开后,很快就向朝廷做了推荐。此后,融金昌便带领全家人到橡榆就职。
可是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啊,不久后,棺材铺的萨老板得知真相后,突然卧病在床。
萨老板的病还没好利落。这一天,几个西域小和尚来到店门口,声称要见萨老板。
萨老板来到店门口,认出是来送香寿木的小和尚,于是便请他们进屋坐下说话。
西域小和尚一进屋,都扑通一声跪在萨老板的面前说:“现在看到萨老板还活着,我们就放心了。我们真的罪该万死……”
萨老板一听,愣住了。他急忙把他们一个个地扶了起来,惶恐地问:“小师父们,为什么这么说呢?发生了什么事儿?”
小和尚们便你说几句他说几句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萨老板吓得是魂不附体。
原来西域出产的香寿木有两种:一种是红皮,一种是黄皮。两种木材的香气和树型完全一样,但树皮红色的木材毒性很大。据说一个人躺在用红树树皮香寿木做成的床上,不出一个月,身上就会长满毒疮,无论多好的药物都治不好。还有,再过半年,这些毒疮连同他身上的肉都会腐烂成水。因此,西域人也称红树林为皮香寿木。当初小和尚因为分不清两种香寿木,误把红树树皮香寿木送给了萨老板,又恰好老和尚出去云游去了,所以这件事一直没有人注意到。前几天,老和尚回到寺里,发现寺里的几棵红树不见了。他便大吃一惊,马上叫小和尚来德安把那些红皮香寿木给追回来,并且又给萨老板带来一些黄皮的香寿木来。
听完小和尚们的叙述,萨老板吓得面如土色。萨老板送走了几个小和尚,来不及收拾行李,便雇了车马,直奔橡榆县城。
听完了萨老板的叙述,那融金昌差点尿了裤子。于是,他又赶紧匆匆赶到省城去找杜大人。
没想到,一个多月前,巡抚杜大人把女儿嫁给了朝廷重臣的干儿子做妾,那些家具也作为嫁妆送到了那个大臣的府上。
当巡抚杜大人听了融金昌的叙述后,也被吓得魂不附体。他狠狠地扇了融金昌一记耳光,大骂道:“你这个混蛋,你可把我给害惨了!”
融金昌摸着浮肿的脸说:“大人呢,别的都是小事儿,现在最要紧的是把些家具赶紧找回来,只要你赶快把那套家具找回来,一切都还来得及!”
“妈的,你说起来倒很轻松,像放屁一样容易!”巡抚杜大人怒叫道:“女儿出嫁一个多月了,与我那姑爷恐怕早已满身毒疮。我那姑爷可是朝廷重臣的干儿子啊,现在如果他知道是我杀了他的干儿子,你说他能放过我吗?只有保守这个秘密,只有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千万不能再传出去,才能保住我们俩的性命,明白吗?"
“但是...你女儿的命不是白白搭上了吗?”
“妈的,这还不是让你给害的吗!”巡抚杜大人举手又打了融金昌几个耳光。“顾不了那么多了,俗话说的好,出嫁的女儿如同泼出去的水,由她去吧!”
融金昌鼻青脸肿地回到了橡榆,而那萨老板还没有离开融金昌的家。听完融金昌的讲述,他愣了一下,怔怔地也再无更好的办法,于是便不满地回到了德安。
到了家里,那萨老板越来越害怕。心想,纸包不住火呀,迟早要大白于天下。那时候,所有人都在劫难逃!
萨老板苦思冥想了好几天,心里总是不踏实,于是立即派人把女儿女婿从橡榆接回家,告诉了他们关于香寿木的实情。最后他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看来我们得跑路过隐居生活了。”
融子游急了说道:“岳父大人,那我爹他可怎么办呢?”
萨老板摇了摇头,苦笑着说:“你爹就是执念当官。他会丢了官职跑路?他肯定不会,况且这是他咎由自取呀!”
到了第二天,融子游和萨仙草便回到了橡榆县。夫妻俩一到家,就因为某些原因吵了起来。后来两人都是一怒之下服毒自杀而亡了。
萨老板从融家得到了消息,说他的女儿和女婿吃了他提供的“假死药”已经“死”了,他便让人抬了两副黄皮香寿木做的棺材,假装伤心欲绝,一路哭到亲家的家。
然后,将女儿女婿的“尸体”都放进那两副棺材中。在出殡的那天,萨老板又趁人不注意打开棺盖,偷偷把那夫妻俩放了出来。
自此以后,萨老板和他的老婆在德安县就消失了...
一切都如萨老板所料,没过几个月,朝廷重臣的干儿子和杜巡抚的女儿双双死在香寿木做的木床上。一位见多识广的老郎中诊断出,这两人的死与那种红皮香寿木有关。那个朝廷重臣于是向皇上哭诉杜巡抚蓄意谋杀自己的儿子。于是皇上大怒,立马下令逮捕了杜巡抚,并且牵连出融金昌,判了他们俩死刑。而且朝廷上还派人去寻找他们的家人,幸好萨老板已经逃了出来。
那可怜又可悲的融金昌,还没过够做官的瘾就匆匆被押赴到了法场。
而那萨老板带着全家从德安县消失以后,听说去了一个偏远的朋友那里,一家人在那个偏僻的地方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虽然是一切都是重新开始,但是一天到晚却过得很踏实很坦然。
上一篇:神镖
下一篇:神手